第190章 即公山奇遇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阿风骑着他那匹枣红马风影,在这广袤天地间已游历了整整三个春秋。他出身于北方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自幼父母双亡,靠着族中长辈接济长大。或许是命运的驱使,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二十岁那年,他变卖了家中仅剩的祖产,购置了风影和一应行装,开始了游历四方的生涯。风影并非凡马,是阿风在一处边陲小镇用高价从一位西域商人手中购得。那商人称此马为“赤电”,传说有汗血宝马的血统。阿风初见它时,它瘦骨嶙峋,眼神却异常锐利,仿佛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经过阿风数月精心照料,风影逐渐展现出非凡的气质——日行千里不倦,夜行如履平地,更神奇的是它似乎能懂人言,通人性。
这一日,阿风在东南一个小镇歇脚,在茶馆里听到几位老者谈论着即公之山的传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说得最为生动:“那即公山啊,藏着上古时期的黄金,据说是一位名叫即公的神人留下的。山下有?浮之玉,握在手中冬暖夏凉,山上更有奇兽异木,寻常人不敢靠近。”
阿风顿时来了兴致,掏出几枚铜钱为老者添了壶好茶,恭敬地问道:“老丈,可否详细说说这即公山?”
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眯眼打量了阿风一番,缓缓道:“年轻人,我看你气度不凡,不是寻常旅人。这即公山位于东南二百里外,山势险峻,终年云雾缭绕。传说上古时期,有位名叫即公的仙人在此修炼,炼金术登峰造极,将整座山都点化成了黄金。后来即公得道升天,留下守护兽看守宝山。”
“这么多年来,有不少人前去寻宝,却鲜有人归来。”老者压低声音,“有人说山中确有黄金,但被诅咒;有人说那根本不是黄金山,而是妖魔设下的陷阱。二十年前,有一支百余人的寻宝队进山,只有一人疯疯癫癫地逃了回来,满口胡言乱语,说什么‘白身红首的妖怪’和‘会走路的树’。”
阿风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探险的光芒。他谢过老者,走出茶馆,拍了拍风影的脖颈,说道:“风影,这即公山听起来神秘莫测,正合我们探险的胃口。咱们去瞧瞧如何?”风影似通人性,长嘶一声,前蹄扬起,便撒开四蹄朝即公山方向奔去。
阿风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茶馆后,那位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身形渐渐模糊,最后竟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而茶馆里的其他客人,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继续喝着茶,聊着天。
经过五日的跋涉,阿风终于来到了即公山所在的地界。越是接近即公山,周围的村落就越是稀疏。最后半日路程,竟是荒无人烟,连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风影却似乎毫不费力,在崎岖的山地间如履平地。
当阿风终于站在即公山脚下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山峦巍峨入云,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在夕阳的余晖下,整座山仿佛笼罩在一层金色的薄纱中,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最奇特的是,山体的岩石在特定角度下,真的会反射出金属般的光泽。
“难怪传说山中有黄金。”阿风喃喃自语,心中对这次探险更加期待。
此时天色已晚,阿风决定在山脚下露宿一夜,明日再行上山。他找了一处背风的山坳,生起篝火,取出干粮慢慢咀嚼。风影在一旁安静地吃草,时不时抬头警惕地观察四周。
夜幕完全降临后,山中的声音变得清晰起来。远处传来不知名野兽的嚎叫,近处有虫鸣声声。阿风靠在风影身上,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这种感觉在他以往的探险中从未有过,仿佛这座山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意识。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山巅时,阿风已经整装待发。他牵着风影,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柳树、杻树、檀树和桑树,这些树木形态各异,有的粗壮挺拔,有的婀娜多姿。但仔细观察,阿风发现这些树木的生长方式颇为奇特——它们似乎按照某种规律排列,不像自然生长那么简单。
山路越走越陡,阿风不得不将风影拴在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独自继续上行。他承诺风影会尽快返回,风影不安地嘶鸣着,用头蹭着阿风的手,似乎不愿与他分离。
“放心吧,老朋友,我很快就回来。”阿风安慰道,转身踏上了更加险峻的山路。
独自前行约一个时辰后,阿风突然听到一阵“沙沙”的声响。他警惕地停下脚步,手紧紧握住腰间的佩剑。这柄剑是他家传的宝物,剑身刻有古老的符文,在危急时刻会发出微弱的光芒。此刻,剑身平静,说明附近没有明显的恶意。
声音来自不远处的草丛。阿风小心翼翼地靠近,拨开半人高的野草,眼前景象让他惊讶不已——只见一只模样奇特的兽正在啃食一种红色的浆果。它身形如龟,却有着白色的身躯和红色的脑袋,背上甲壳的花纹宛如燃烧的火焰。
阿风好奇地打量着这只异兽,那兽也不惧怕他,反而慢悠悠地朝他爬了过来,一双赤色的眼睛直直盯着阿风腰间的佩剑。阿风蹲下身子,伸出手想要摸摸它,这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童年时在家族古籍中读到的关于这种兽的记载:“即公山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阿风心中一动,心想这蛫能御火,说不定以后会有大用。更让他惊讶的是,这只蛫似乎对他腰间的佩剑特别感兴趣,用红色的鼻子轻轻嗅着剑鞘。
“你认识这柄剑?”阿风轻声问道,仿佛在与老友交谈。
蛫当然不会说话,但它用头蹭了蹭阿风的手,然后转身向树林深处爬去,爬几步就回头看看阿风,似乎在示意他跟上来。
阿风犹豫片刻,决定跟随这只神秘的生物。蛫带着他在林中穿行,路线曲折却似乎有着明确的目的地。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他们来到了一处隐蔽的山洞口。洞口被藤蔓遮掩,若不是有蛫引路,阿风绝对发现不了。
蛫在洞口停下,回头看着阿风,然后率先钻了进去。阿风深吸一口气,拔出佩剑,撩开藤蔓,弯腰进入山洞。
洞内起初狭窄黑暗,但越往里走越宽敞,而且有微弱的光线从深处透出。转过一个弯后,阿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洞穴内部宽敞如殿堂,洞壁上镶嵌着会发光的石头,将整个空间照得通明。更令人惊讶的是,洞中央有一座石台,台上摆放着一卷竹简和一块玉佩。
阿风走近石台,先拿起玉佩,触手温润,正是传说中的?浮之玉。在这炎热的夏日,玉佩却散发着清凉的气息,让人心神宁静。接着他展开竹简,上面用古老的文字记载着即公山的秘密和蛫的来历。
原来,即公并非仙人,而是上古时期一位颇有道行的炼气士。他在这座山中修炼,研究自然之道,发现了山中特有的黄金和玉石。蛫是他驯养的灵兽,能够驾驭火焰,帮助即公冶炼金属。即公离世前,将毕生所学记录在竹简上,并嘱托蛫守护这座山,等待有缘人的到来。
竹简最后写道:“得此简者,即为有缘人。山中之金玉,可取之用之,但须以济世为怀,勿生贪念。蛫通灵性,可为你助力,亦需你善待之。”
阿风正沉浸在阅读中,突然洞外传来风影急促的嘶鸣声。他心中一紧,急忙冲出山洞,朝拴马的方向奔去。
到达原地时,阿风看到五六名彪形大汉正围着风影,试图制服这匹烈马。风影奋力抵抗,踢伤了两名歹人,但对方人数众多,已用绳索套住了它的脖颈。
“住手!”阿风大喝一声,持剑上前。
山贼们见有人来,非但不逃,反而露出狞笑。为首的山贼脸上有一道刀疤,一看就是惯犯。“小子,把你身上的钱财和这匹马都交出来,饶你不死。”山贼头子恶狠狠地说道。
阿风冷笑一声:“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拦路抢劫,好大的胆子!”
刀疤脸哈哈大笑:“在这即公山上,老子就是王法!看你衣着不凡,定是富家子弟,今日合该我们兄弟发财。”
阿风不再多言,抽出佩剑,摆开了架势。山贼们一拥而上,阿风挥舞着佩剑,与他们打斗起来。阿风自幼习武,剑法不俗,寻常三五人近不得身。但这些山贼显然不是普通毛贼,他们配合默契,攻守有度,像是经过专门训练。
激战中,阿风的剑锋划伤了两名山贼,但自己的左臂也被划开一道口子。山贼人数众多,阿风渐渐有些招架不住。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这些山贼的招式似乎刻意在引导他远离风影。
就在这危急关头,那只蛫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发出一声低沉的怒吼,声音不像龟类,反倒似虎啸龙吟。山贼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动作稍有迟疑。
蛫迅速爬到阿风身前,面对山贼,白色的身躯突然变得通红,背甲上的花纹仿佛真的燃烧起来。山贼头目大惊失色:“是即公山的火妖!快撤!”
但为时已晚,蛫张开嘴,喷出一道炽热的火焰,虽不猛烈,却精准地烧着了山贼们的衣裤。山贼们被烧得哇哇大叫,慌忙拍打身上的火苗。蛫接连喷火,逼得山贼们抱头鼠窜,不一会儿就逃得无影无踪。
阿风惊讶地看着蛫,这才明白古籍中“可以御火”的含义。他蹲下身,轻轻抚摸蛫的背甲,此时蛫的身体已恢复白色,温度也降了下来。
“谢谢你救了我。”阿风真诚地说道。蛫用头蹭了蹭他的手,然后转向风影的方向。阿风会意,赶紧为风影解开了绳索。风影亲昵地用头蹭着阿风,然后又警惕地看着蛫,显然对这只能喷火的异兽心存戒备。
阿风简单包扎了伤口,决定带着蛫一起继续探索即公山。他回到山洞取走了竹简和玉佩,然后将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布囊中,挂在风影的鞍旁。起初风影有些不情愿,但在阿风的安抚下,渐渐接受了这个新伙伴。
随着海拔升高,山中的景象越发奇特。树木的形状变得更加怪异,有些树干上甚至有着类似文字的天然纹路。阿风根据竹简的指引,沿着一条隐秘的小路向山顶进发。
途中,他们经过一片奇特的桑树林。这里的桑树不仅高大异常,树干还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阿风好奇地走近一棵桑树,用剑轻轻敲击树干,竟然发出金属相击的声音。
“难道这些树是黄金长成的?”阿风心中骇然。他小心地削下一小块树皮,里面果然是金灿灿的金属。整片桑树林竟然是由黄金构成的!但这黄金似乎与寻常黄金不同,它保持着树木的形态和纹理,仿佛树木在某一瞬间被变成了黄金。
竹简上记载,这是即公的“点金术”,并非将树木变成黄金,而是引导地脉中的金元素按照树木的形态结晶成形。这种黄金保留了植物的结构,比普通黄金更加坚韧,也更容易塑形。
阿风没有贪心采取这些黄金,只是折下一小枝金桑条作为纪念。他记得竹简的告诫:山中之物可取之用之,但须以济世为怀。
继续前行,阿风来到了一处山谷。谷中溪流潺潺,溪底铺满了五光十色的玉石,正是?浮之玉。这些玉石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将整个山谷装点得如同仙境。
阿风蹲在溪边,掬起一捧水,水中的玉石触手温润,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保持着宜人的清凉。他挑选了几块小而精致的玉石放入行囊,准备日后赠予有缘人。
正当他欣赏这美景时,蛫突然从布囊中探出头来,不安地扭动着身体。风影也焦躁地踏着蹄子,似乎感知到了什么危险。
阿风立刻警觉起来,手握剑柄,环顾四周。山谷入口处,出现了十余个身影,正是先前那些山贼,而且人数比之前更多了。为首的刀疤脸狞笑道:“小子,这次看你往哪跑!我们召集了所有兄弟,就不信制服不了你和那只会喷火的怪物。”
阿风心知这次难以善了,但他临危不乱,冷静地说道:“诸位好汉,我不过是个过路旅人,身上并无多少财物,何必苦苦相逼?”
刀疤脸呸了一口:“少装糊涂!你既然能到达这?浮谷,肯定已经找到了即公的宝藏。乖乖交出来,或许能留你个全尸。”
阿风明白这些山贼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于是悄悄解开蛫的布囊,低声道:“蛫,看来又得靠你了。”
蛫跳出布囊,身体开始变红。山贼们见识过它的厉害,见状纷纷后退,但刀疤脸却大喝一声:“放箭!”
几名山贼应声射出箭矢,目标直指蛫。阿风急忙挥剑格挡,但箭矢太多,一支箭射中了蛫的前腿。蛫痛呼一声,喷出的火焰变得微弱而不稳定。
山贼们见状大喜,刀疤脸得意道:“这怪物受伤了,大家一起上!”
危急时刻,阿风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竹简上记载的一段咒文。那是即公留下的御火诀,配合?浮之玉使用,可以增强蛫的能力。他急忙取出刚才收集的?浮之玉,按照竹简所述,将玉贴在蛫的背甲上,同时念动咒文。
奇迹发生了,蛫的身体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受伤处迅速愈合,喷出的火焰变得前所未有的猛烈。火焰形成一道火墙,将山贼们团团围住。山贼们惊慌失措,试图突破火墙,但火焰如有灵性,始终将他们困在原地。
阿风看着在火中哀嚎的山贼,心生怜悯,对蛫说:“给他们一条生路吧。”
蛫似乎听懂了,火焰分开一条通道,山贼们连滚带爬地逃出山谷,再也不敢回头。
危机解除后,阿风仔细为蛫检查了伤势,发现已经痊愈,这才放下心来。他收集了一些?浮之玉,然后带着蛫和风影继续向山顶进发。
日落时分,他们终于登上了即公山的顶峰。站在山顶俯瞰,云海在脚下翻涌,远方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山顶平坦如镜,中央有一座石亭,亭中有一尊石像,正是即公的塑像。
阿风在石像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感谢即公的指引和馈赠。随后,他在亭中发现了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清香。阿风掬水品尝,甘甜异常,饮后顿觉神清气爽,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当晚,阿风在即公亭中过夜。月色如水,洒在山巅,万籁俱寂,唯有微风轻拂。阿风取出即公竹简,就着月光细细研读。竹简中不仅记载了即公山的秘密,还有即公毕生研究的自然之道和炼气法门。
其中最让阿风感兴趣的是关于“平衡”的论述:“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唯有平衡,方得长久。金虽珍贵,过多则招祸;火虽猛烈,失控则成灾。蛫能御火,亦需?浮之玉调和,方能不伤自身。”
阿风恍然大悟,明白了即公留下这些宝藏的真正用意——不是让人贪婪索取,而是传授自然之道,教导后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次日清晨,阿风带着蛫和风影准备下山。临行前,他将即公竹简放回原处,只抄录了部分内容。他取走的黄金和玉石不多,仅够日后济世救人之用。
下山的路比上山轻松许多。有了蛫的陪伴,山中野兽避而远之,路途顺畅。到达山脚后,阿风回头望去,即公山在晨曦中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他告别。
阿风骑着风影,带着蛫,离开了即公山。他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下一次的冒险,期待着探寻更多未知的山川。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不仅收获了奇珍异宝和灵兽伙伴,更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
数月后,在遥远的北方旱灾之地,出现了一个骑着枣红马的年轻人的身影。他身边跟着一只白身红首的异兽,所到之处,甘霖普降,旱情缓解。当地人传说,那是即公山的守护者,带着神兽前来救苦救难。
但阿风从不以神明自居,他只是在践行即公的教诲——以山中之宝,行济世之事。而蛫和风影,始终是他最忠实的伙伴,陪伴他走遍天涯海角,继续着一段又一段传奇般的冒险。
http://www.yqzw5.cc/yq18714/5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