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新四军的危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有趣的是,即便是不识字的百姓,也千方百计想要了解这个捷报。

  村里,识字的先生被团团围住,逐字逐句地朗读着战报。

  城里,茶馆酒肆中总有人高声诵读,引得路人驻足聆听。

  有时甚至不需要询问,激动的人们就会自发地大声念出报道内容。

  很快,特战旅五小时收复人和县的壮举就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街头巷尾,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听说了吗?人和县光复了!你猜是谁打下来的?\"

  \"还用猜?当然是特战旅!五个小时就拿下县城!\"

  \"真的假的?五个小时?你从哪儿听来的?\"

  \"报纸上都登了!喏,你自己看!\"

  \"瞧把你得意的!不就是比我早看到报纸嘛!快拿来!\"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特战旅的威名随着这份捷报传遍大江南北。

  人们争相传阅报纸,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都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你这么说话,我偏不给你看了,自己去买吧!\"

  \"嘿!你小子...\"

  两个衣着体面的青年在茶馆里争抢着一份报纸。

  最终年长的那位技高一筹,将报纸牢牢攥在手中。

  \"好!好!好!\"获胜者拍案叫绝。

  \"特战旅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那些小鬼子早该被收拾了!\"

  年轻些的青年无奈地坐下,对同伴的反应早已习以为常\"

  真想去特战旅的根据地亲眼看看啊,可惜...\"

  他的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向往。

  \"急什么?\"年长者放下报纸,眼中闪着光。

  \"总会有机会的\"两人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不远处的希望。

  ......

  \"先生,再读一遍吧!特战旅又打胜仗了,我还想再听一遍!\"

  \"是啊是啊,再读一遍吧!\"

  \"求您了先生,就再读一遍!\"

  村里的晒谷场上,男女老少围坐一圈。

  央求着一位老师重读报纸上关于特战旅收复人和县的报道。

  老师摩挲着已经翻皱的报纸,其实他自己也意犹未尽。

  只是抬头看看日头,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

  \"乡亲们,咱们先回去吃饭\"老师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折好。

  \"下午我还在这儿,咱们接着读!\"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仿佛这胜利的喜讯比饭菜还要香甜。

  \"下午再读?你们都不回家吃饭了?\"老师无奈地看着围坐的乡亲们。

  \"一顿不吃饿不坏!再读一遍能花多少时间?

  老师您就行行好!\"几个年轻人起哄道。

  \"就是就是!\"众人纷纷附和。

  拗不过大家的热情,老师只得再次展开报纸,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乡亲们的心也跟着澎湃起伏。

  \"五个小时就解放了人和县?特战旅也太神勇了吧!\"

  \"红山根据地的部队真是咱们老百姓的救星啊!\"

  \"有他们在,咱们受苦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人和县的乡亲们总算熬出头了,那些天杀的小鬼子...\"

  \"听说他们纪律严明,连百姓送的一针一线都不收。

  要不是舍不得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我都想去红山根据地了!\"

  \"谁说不是呢...\"

  相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特战旅的战士们听闻这些赞誉。

  心中虽有自豪,更多的却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百姓的期盼,就是他们继续奋勇杀敌的最大动力。

  当红山根据地的百姓们读到报纸上关于解放人和县的报道时。

  整个根据地都沸腾了。

  这个喜讯如同春风般传遍大街小巷。

  家家户户都在为特战旅的新胜利而欢欣鼓舞。

  生活在红山根据地的百姓们最能体会解放前后的天壤之别。

  从前食不果腹的日子仿佛还在昨日。

  如今却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有时甚至觉得眼前的美好生活像做梦一般。

  正因如此,他们更加牵挂那些仍在日寇铁蹄下挣扎的同胞。

  衷心期盼全国百姓都能早日过上和他们一样的好日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军方面的复杂反应。

  面对八路军接二连三的捷报。

  先是击退鬼子百架战机空袭并缴获33架敌机。

  如今又解放了战略要地人和县。

  国军高层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校长和他的幕僚们不得不开始怀疑。

  究竟是鬼子实力大不如前,还是八路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超预期?

  这种对比让节节败退的国军处境越发难堪。

  与此同时,国军高层对八路军日益壮大的实力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相对弱小的新四军。

  在皖南、苏南等地,新四军兵力单薄。

  而周边国军势力较强,这让他们萌生了削弱我党武装力量的念头。

  同时为挽回舆论颓势,国军方面不得不加大对长沙会战的投入力度。

  表面上看,人和县的解放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得失。

  但实际上,这场胜利对八路军而言具有深远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极大地提升了八路军的声望和影响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鬼子方面的反应。

  太原的鬼子指挥官岩松义雄和宫田俊消,脸色铁青。

  特别是当八路军高调宣传这场胜利时,更让他们颜面扫地。

  这份耻辱感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们的内心。

  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八路军的声势日益壮大。

  山西境内的鬼子士气跌至谷底。

  每个鬼子士兵都活在特战旅随时可能攻打太原的恐惧中。

  岩松义雄紧急催促宫田俊加快太原外围防御工事的修筑进度。

  一时间,太原周边鸡飞狗跳。

  这些骄横的鬼子士兵自然不愿干修筑工事的苦力活。

  于是四处强掳中国百姓充当劳工。

  尽管各村镇都加强了戒备。

  但在鬼子的铁蹄下,百姓们终究难逃魔爪。

  为了凑足劳工数量,鬼子采取了更加残暴的手段。

  挨家挨户搜捕,连十几岁的少年都不放过。

  \"你们凭什么抓我男人?放开他!\"

  \"老天爷啊,这是我们家最后的口粮了!\"

  \"我儿子才14岁,求求你们放过他吧!\"

  太原周边的村庄里,哭喊声、哀求声此起彼伏。
  http://www.yqzw5.cc/yq18495/8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