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陶俑夜行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上窑山这地方,别的没有,就是土好,烧出来的陶器敲起来当当响,结实又光亮。山脚下赵家窑已经传了三代,如今的老窑主赵老爷子,手艺那是没得说,可就是脾气倔得像头牛。这年春天,赵老爷子接了一单大生意——给百里外的将军府烧制一批兵马俑,说是要摆在陵墓前头壮声势。赵老爷子带着十几个窑工没日没夜地忙活了两个月,总算烧出了三百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一个个披甲持戈,威风凛凛。
可就在准备交货的当口,将军府传来消息,说是陵墓的建造出了点岔子,得耽搁些时日,这批陶俑就先存放在窑厂里,等通知再运。这一等就是两三个月。
也正是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窑厂开始接连发生怪事。头一个月圆之夜,年轻窑工王二狗赌钱输了,想起自己藏在窑厂的工具箱里还有几个铜板,便趁着月色溜了回去。这一去,可就撞见了上窑山开天辟地头一遭的怪事。
王二狗拿了钱正要走,忽然听见窑厂仓库和院子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声响。他猫着腰凑近一看,魂儿差点没吓飞——那些白天静静站着的陶俑,竟然一个个动了起来!月光照在它们身上,泛起诡异的青光。它们抖掉身上的尘土,排成整齐的队伍,开始在窑厂院子里行走。
“妈呀!”王二狗惊叫一声,拔腿就跑。可这一叫坏了事,走在最后的一个陶俑猛地回头,那双空洞的眼睛直勾勾盯住了他。王二狗只觉得双腿像灌了铅,怎么也挪不动步。那陶俑大步走来,伸手在他肩头一拍——王二狗连喊都没来得及喊一声,就从脚底开始慢慢变成了陶土,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原地就只剩下一个保持着惊恐表情的陶俑。
第二天窑工们发现王二狗不见了,只在窑厂院子里找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陶俑。赵老爷子皱着眉头看了半天,命人把它搬到仓库里去。大家心里直犯嘀咕,却没人敢往邪处想。
转眼又到月圆夜,这次有两个窑工留守值班。第二天一早,窑厂里又多了两个陶俑,值班的窑工却不见了踪影。这下子人心惶惶,谣言四起,都说这些兵马俑邪性,月圆夜会活过来。
赵老爷子偏不信这个邪,第三个月圆夜,他亲自带着五六个胆大的窑工守在窑厂。月上中天,果然看见那些陶俑又开始活动。一个年轻窑工吓得扭头就跑,没成想被一个陶俑追上,当场就变成了陶土人。
赵老爷子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又惊又怕,回家后就病倒了。
赵老爷子有个独生女儿,名叫秀姑,今年刚满十八岁,长得水灵,心眼也好。见父亲一病不起,窑厂又接连出事,她心里比谁都着急。
这天晚上,秀姑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她说:“陶俑吸月华成精,需以至亲之发掺入陶土,烧制能言之俑,方能化解灾祸。”
第二天秀姑把梦告诉父亲,赵老爷子一听,猛地从床上坐起:“莫非这是祖师爷指点?”
父女俩一合计,决定试试。秀姑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三尺长的辫子,乌黑油亮的头发掺入了特制的陶土中。赵老爷子亲手塑形、烧制,七天七夜后,窑门开启,里面出现一个与秀姑有七八分相像的女陶俑,能开口说话,还能走路。
这女陶俑自称“陶灵儿”,声音清脆,像山涧泉水。她说自己是秀姑的头发与陶土精华所化,知晓陶俑们的秘密。
“那些陶俑吸了太多月华,已经成了精怪。”陶灵儿告诉赵老爷子和秀姑,“它们有一个首领,是三百陶俑中最先烧成的将军俑。只要制服它,其他陶俑就不足为惧。”
下一个满月之夜,赵老爷子带着陶灵儿和十几个胆大的窑工守在窑厂。月光如水,那些陶俑果然又活动起来。为首的将军俑格外高大,眼中闪着红光。
陶灵儿走上前去,对着将军俑喊道:“将军且住!你们既已超脱凡尘,何苦伤害生灵?”
将军俑停下脚步,发出沙哑的声音:“我们本是泥土,被人塑形烧制,受尽炉火煎熬。如今得月华点化,自然要报仇雪恨!”
“冤有头债有主,伤害无辜算什么好汉?”陶灵儿厉声质问。
将军俑哈哈大笑:“这世上哪有什么无辜?人类视万物为奴仆,我们陶俑也要翻身做主!”
说罢,它挥动陶剑,直指赵老爷子:“尤其是你们这些窑工,把我们烧制出来,就是最大的仇人!”
眼看将军俑就要冲过来,陶灵儿突然唱起歌来——那是秀姑小时候她娘哄她睡觉时常唱的摇篮曲。歌声婉转,在夜空中回荡。奇怪的是,那些陶俑听到歌声,动作都慢了下来,连将军俑也迟疑地停住了脚步。
“这、这是什么妖法?”将军俑怒吼。
陶灵儿轻声道:“这不是妖法,这是人间的情义。你们虽为陶土,却也出自人手,带着匠人的心血。我虽为陶俑,却也由至亲头发所化,懂得人间冷暖。何必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将军俑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小丫头说得轻巧,我们被困在这陶土躯壳中,不得超生,又该如何?”
陶灵儿说:“我可以教你们在月光下活动之法,不必伤人也能自在行走。但你们要答应,不再伤害活人。”
将军俑和身后的陶俑们交换了眼色,终于点了点头:“就依你所言。”
就这样,一场干戈暂时化解。陶灵儿每个满月之夜都会来教陶俑们控制自己的力量,秀姑也时常带来新鲜瓜果摆在窑厂里——虽然陶俑们不吃不喝,但也领了这份情意。
然而好景不长,村里有个叫钱老五的二流子,偶然在月夜窥见陶俑活动,吓得连滚带爬跑去报了官。县太爷本就迷信,一听陶俑成精,立即派了一队官兵前来剿灭。
那天正是月圆前夜,官兵把窑厂团团围住,领头的武官二话不说就要砸碎陶俑。
赵老爷子和秀姑急忙阻拦,赵老爷子道:“军爷,这些陶俑已经不会伤人了,何必赶尽杀绝?”
武官冷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日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双方正在争执,太阳已经落山,一轮圆月缓缓升起。
月光照在陶俑身上,它们开始微微颤动。武官大惊:“果然成精了!给我砸!”
官兵们一拥而上,挥舞棍棒砸向陶俑。陶灵儿急忙上前阻挡:“住手!它们不会伤人的!”
混乱中,一个官兵的棍子砸向了秀姑,陶灵儿猛地推开秀姑,自己却被砸个正着,左臂应声而断。
“灵儿!”秀姑惊叫。
就在这时,将军俑完全苏醒,看见陶灵儿受伤,勃然大怒:“无耻人类,背信弃义!”
它一声令下,所有陶俑都活动起来,与官兵战在一处。陶俑力大无穷,官兵哪里是对手,很快败下阵来。
将军俑杀红了眼,指着村民们吼道:“这些人都是一伙的!一个不留!”
陶俑军队向村民冲去。陶灵儿强忍伤痛,挡在村民面前:“将军!你答应过不伤无辜!”
将军俑怒道:“是他们先背弃诺言!”
赵老爷子站出来说:“乡亲们不知道实情,是无辜的!要怪就怪我吧,这些陶俑都是我烧出来的!”
将军俑冷笑:“好,那就从你开始!”
眼看陶剑就要劈下,秀姑猛地扑到父亲身前。千钧一发之际,陶灵儿冲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这一剑。
陶剑穿透陶灵儿的胸膛,她踉跄一下,回头看向秀姑,微微一笑:“秀姑姐姐,谢谢你的头发...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话音刚落,陶灵儿轰然倒地,化为一堆普通的陶土。
秀姑痛哭失声,所有人和陶俑都愣住了。
将军俑手中的剑慢慢垂下,它看着陶灵儿的残骸,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秀姑抬起泪眼,对将军俑说:“你们总觉得人类无情,可曾见过这般情义?灵儿虽为陶俑,却懂得舍己为人。你们口口声声要报仇,可曾想过我们造你们出来,本无恶意?”
将军俑沉默许久,终于长叹一声:“我等自诩超脱,却不如一个小丫头明白事理。”
它转向其他陶俑:“弟兄们,收起兵器吧。这场仇怨,该结束了。”
陶俑们纷纷放下武器。
将军俑对赵老爷子说:“老窑主,从今往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月圆之夜,允我们自由活动,我们绝不伤人。”
赵老爷子点头答应。
将军俑又看向秀姑:“秀姑姑娘,对不住了。”说完,它俯身拾起陶灵儿的一块碎片,紧紧握在手中,转身带领陶俑们消失在夜色中。
自此以后,上窑山的陶俑每逢月圆仍会活动,但再也没伤过人。有时早起的窑工会在院子里发现用石子摆成的图案,或是野花编成的花环——那是陶俑们无声的致意。
秀姑后来嫁给了邻村一个老实本分的年轻窑工,夫妻俩接手了赵家窑。她教儿子烧窑时,总会留下一小块陶土不烧,说“万物有灵,不可尽绝”。
而关于陶灵儿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老人们说,在月圆之夜,如果你仔细倾听,或许能听见两个声音在风中交谈——一个是低沉的男声,一个是清脆的女声,那便是将军俑和陶灵儿在讨论着陶与人、仇与恕的道理呢。
http://www.yqzw5.cc/yq18109/9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