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齐聚一堂
推荐阅读:
轮回乐园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游历万界的永生者
天兵在1917
从拳愿刃牙到肌肉大明王
我家娘子,不对劲
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
从零开始
霍格沃茨之纯血荣耀
网游之开局天赋掠夺,技能全靠抢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管家听完自己的主子承恩伯与魏晋之间的对话后,毫不犹豫地顺着承恩伯的意思说道:“是,老爷,小的确实找过玉婆子,并且给了她一些银钱。”然而,管家紧接着矢口否认自己贿赂玉婆子以及教唆她毁人清白的指控,他一脸严肃地解释道:“小的给玉婆子钱,纯粹是为了方便向她打听一些消息而已,绝对没有其他不良企图。”
承恩伯见管家如此配合,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暗自夸赞道:“算你这老小子识趣!”
就在这时,魏晋突然插话道:“承恩伯,既然您说那起案件只是一场误会,那不如就随我一同前往县衙,当着马知县、萧提刑、辰王和靖王的面,将事情解释清楚吧。”
魏晋话音刚落,便转头对那两个押着管家的衙役喊道:“赵云,你过来一下。让孙越一个人看着管家就行。”
管家听到魏晋的这番话,不禁苦笑,心里说自己又没反抗,让衙役扭着自己的手,分明就是故意为难自己。就算现在只有一个衙役看着我,我也绝对不会逃跑的。
孙越在听到魏晋的话语后,缓缓松开了紧握着管家的手。孙越的目光转向承恩伯,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迈步朝着承恩伯走去。
与对待管家时的粗暴态度不同,孙越在面对承恩伯时显得颇为客气。毕竟,承恩伯可是拥有封号的人物,孙越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不会像对待管家那样随意动手。
孙越走到承恩伯面前,停住脚步,脸上的笑容依旧,轻声说道:“承恩伯,请吧!”语气虽然温和,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承恩伯见状,心中稍安。承恩伯原本还担心孙越会像对待管家那样对自己不客气,
但现在看来,孙越似乎对他还有几分忌惮。于是,承恩伯也微笑着回应道:“好的,孙衙差。”
说罢,承恩伯迈步向前走去,孙越则紧随其后。两人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显得颇为和谐。
其实,孙越、赵云之所以对管家动手,确实是有些针对的意味。因为管家所做之事实在太过不地道,简直与害人性命无异。
他们对管家动手,也并非完全是奉命行事,更多的是想故意为难一下管家。
魏晋、孙越、赵云都知道管家不会跑不会反抗,因为管家让玉婆子做的那件事也并非直接涉及杀人。
……
话说魏晋等人前往承恩伯府将涉案的管家及承恩伯带回衙门,这期间县衙那边却有了新的状况。
金掌柜的二女儿可倩见金掌柜匆忙离开百味斋,出于对金掌柜的安危关心,于是可倩决定偷偷跟随金掌柜,以防不测。
然而,让可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金掌柜为了给小妹申冤,竟然不惜拦路告状,还导致大官惊马差点坠马重伤。
可倩惊愕地看着惊马那一幕,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
可倩无法想象母亲会如此决绝,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那大官和她身边的捕快、侍卫将自己的母亲金掌柜带走了。
眼见母亲被带走,可倩心急如焚,立刻意识到必须尽快将此事告知大姐。大姐是鸿蒙书院山长的女弟子,而鸿蒙书院山长不仅认识许多达官贵人,还有不少学生在朝中为官。
可倩心想,只有大姐才能有办法帮助母亲摆脱困境。
于是,可倩毫不犹豫地朝着鸿蒙书院飞奔而去。
可倩心急如焚,脚步如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尽快见到大姐,把母亲被官差带走的消息告诉她。
与此同时,在鸿蒙书院里,简山长正在安慰他的弟子可倾。
简山长信心满满地对可倾说:“你与然哥儿的婚事恐会生些波折,但有老师在,问题不大。”
简山长接着安慰道:“何况,你是你,你小妹是你小妹,错不在你身上。老师会为你周全的,你不必担心,安心在家中待嫁吧。”
可倾面色凝重地走到简山长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直起身来,语气诚恳地说道:“先生,弟子今日前来,并非是为了自己的婚事。”
可倾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而是为了弟子的小妹。”
简山长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冷漠地回应道:“你小妹的事情,老师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啊。她的清白究竟是何时失去的,又是如何失去的,这些都难以说清楚。
这就如同被泼上了一盆脏水,无论怎样都难以洗净。”
可倾听了简山长的这番话,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可倾心里很清楚,老师所言不假,小妹身上的污点恐怕是难以洗刷掉了。
然而,在来此之前,可倾心中仍抱有一丝渺茫的希望。想着老师见多识广,说不定能想出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可现在,连老师都亲口说出这样的话,那最后一丝幻想也如同肥皂泡一般,瞬间破灭了。
简山长默默地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女弟子可倾,心中不禁叹息一声。他暗自思忖,如果不是因为可倾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恩情,恐怕可倾小妹的事情一旦传扬出去,可倾与自己侄儿的婚事也就彻底没戏了。
自己为了保住这门亲事,真可谓是放下了所有的面子和尊严,对着弟弟和弟媳好话说尽,费尽了千辛万苦,才总算勉强压制住了他们想要退亲的念头。
简山长心里暗自思忖着,弟子可倾这些年来在书院里一直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深得师长和同学们的喜爱。再加上侄儿自己也并不愿意退掉这门亲事,所以简山长对于这门亲事能够保住还是颇有信心的。
然而,可倾小妹的事情却无疑会给这门亲事带来一些波折和变数。
简山长一脸严肃地看着可倾,缓声道:“慧心,你家小妹并非你娘亲生,你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
简山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对她的事情如此上心呢?
老师我虽然没有办法帮你解决你小妹的困境,但却可以给你一些指点,让你免受她的影响。”
说到这里,简山长稍稍加重了语气:“她既然不是你的亲小妹,那么只要你们想办法让她离开,她自然就无法再对你和你的家人产生任何影响了。”
可倾听了这话,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小妹虽然并非我娘亲生,但她自小就在我家中,与我们一同生活至今,已有许多年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便没有血缘关系,相处久了,也会产生深厚的情感。”
简山长静静地听着,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可倾继续说道:“然而,先生,学生一家对小妹的感情,实在是复杂而矛盾。
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始终难以真正亲近。
这其中的缘由,说来话长。”
可倾稍稍停顿了一下,回忆那段痛苦的往事,然后接着说道:“当初,学生的娘亲为了救漂浮在水上的小妹,不得不放下怀中年幼的弟弟。
然而,当娘亲成功救起小妹后,却惊觉弟弟不知何时掉进了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到这里,可倾的声音有些哽咽,眼中闪过一丝悲痛。
简山长见状,轻声安慰道:“那是一场意外。”
可倾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学生和家人都明白,弟弟的死与小妹并无直接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正因如此,学生一家与小妹的关系,始终难以像其他兄弟姐妹那般亲密无间。”
可倾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学生觉得,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关系,才导致小妹产生了要高嫁的念头。
她或许认为,只有通过高嫁,才能帮助到我们,从而让我们认识到她的重要性。”
可倾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十几秒,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表达。过了一会儿,可倾才缓缓地继续说道:“因此,小妹对来百味斋吃饭的承恩伯特别关注。
学生发现这件事后,曾经想过要提醒小妹,承恩伯并不是良配。
然而,学生又担心自己可能想得太多了,毕竟小妹年纪尚小,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
而且,在百味斋里有娘亲照看着,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正是由于可倾持有这样的想法,她并没有在自己的娘亲金掌柜和妹妹可晴面前提及此事。
可倾只是在与妹妹可倩聊天时,偶尔会含蓄地提到承恩伯并非良配。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可倾与可倩说这些话时没有避开可晴,但可晴显然并没有理解自己话里其中的深意。
可倾思绪回笼,继续对自己的老师简山长言道:“先生,若言小妹对承恩伯心存那般念想,学生不否认。
然言小妹与承恩伯有苟且之事,学生断断不信。
小妹她,虽有那心思,却无那胆量,她惧怕我娘弃她如敝履,将她逐出家门。
案发当日,小妹归家,小妹当着我娘及学生之面,言她与承恩伯并未发生任何事,她仍是清白之身,我娘当时命学生与妹妹退出房间,而后亲自为小妹查验身体,学生犹记娘亲为小妹验身后,便宽恕了小妹,只因小妹确系清白之身。
岂料,次日,承恩伯的管家前往县衙状告小妹色诱承恩伯,继而以此为要挟,让承恩伯娶其为妻,不成便伤了承恩伯。
衙门捕快至承恩伯府查看承恩伯伤势后,便来百味斋捉拿小妹去衙门,彼时学生一家,皆认为小妹还是清白之身,承恩伯之指控纯属无稽之谈,学生的娘亲便未随小妹去衙门,孰料竟给人可乘之机,害了小妹,小妹的清白之身就此不明不白地没了。”
简山长听完学生可倾的讲述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慧心,你的话,老师自然是相信的。
然而,官府断案,讲究的是证据确凿。你们一家人的言辞,在官府眼中,难以被视作可靠的证据。
因此,你们无法确凿地证明你小妹可晴是在去衙门之后遭人恶意破了清白之身。
相反,承恩伯头上的伤势,却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你小妹对他造成了伤害。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若是你们无法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你小妹经衙门验身婆子证实已非清白之身,她的罪责便算是坐实了。”
可倾听了老师简山长的这一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她知道简山长所言不假。
可倾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妹可晴那稚嫩的面容和无辜的眼神,她才仅仅十二三岁啊!
如此年纪,却要承受这样的冤屈和耻辱,以后的日子可该如何度过呢?
而且,小妹的清白之身受损,好人家的男子又有谁还会愿意娶她呢?
可倾越想越是心痛,却不知有什么办法能为小妹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伺候简山长的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走进房间。
简山长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发生何事了?你神色如此匆忙,莫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小厮行过礼后,喘着粗气答道:“回老爷话,书院门外来了一个姑娘,她自称是安姑娘的妹妹,让人传话进来,说安姑娘的娘亲出事了,情况似乎颇为严重,让安姑娘赶紧回去一趟。”
可倾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顾不上和老师简山长多做解释,匆忙与老师辞别后,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径直朝着书院大门处狂奔而去。
简山长看着可倾那匆忙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简山长思索了短短几秒后,决定也跟过去看看,于是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对着来报信的小厮吩咐道:“走,咱们也跟着过去瞧瞧。”
可倾心急如焚地赶到书院大门处,一眼便看到了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的妹妹可倩。
可倩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恐惧,她的眼睛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可倾见状,连忙开口唤道:“可倩!”
可倩听到可倾的呼唤声,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循声望去。
当看到可倾的身影时,可倩的眼睛猛地一亮,立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快步上前,一把紧紧抓住可倾的手,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大姐姐,娘她……她被衙门的人带走了!”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瞪大了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道:“倩儿,你别急,慢慢跟姐姐说,衙门的人为什么要把娘带走?
你都知道些什么?
把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此时,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的可倩,在看到自己的姐姐后,仿佛找到了依靠一般,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可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然后缓缓说道:“大姐姐,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我只知道娘好像是听了别人的话,然后就跑到城门口去了。
她在那里拦下了一个大官喊冤。”
可倾的眉头紧紧皱起,追问道:“那你知道那个大官是谁吗?”
可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太清楚,只是听周围的人议论,说那个大官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而且还是个女官呢。”
可倾的心中一动,似乎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她……”
可倩见状,连忙问道:“大姐姐,你知道这个女官是谁吗?”
可倾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先生与鸿蒙书院的学子谈论过这位女官,她是已故英国公之女,西周唯一一个正一品郡主贞瑾伯爵,同时也是提点刑狱司的提刑官,人称萧提刑。”
可倩听了姐姐的话,恍然大悟道:“没错,大姐姐,我听人说,那个女官就是萧提刑。”
可倾听了这话,原本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些,轻声说道:“如果是萧提刑把娘带走的话,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然而,可倩却不以为然,她反驳道:“大姐姐,你怎么能说没事呢?娘毕竟被衙门的人带走了呀!”
可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声说道:“我的傻妹妹啊,提点刑狱司可是专门负责管理刑狱之事的呢。
要是有人遭受冤屈,就可以去找提点刑狱司申诉。
对于那些存在冤情或者疑点的案子,提点刑狱司有权翻案,并责令衙门重新审理哦。”
可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对姐姐的解释还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大姐姐,娘去拦萧提刑喊冤的时候,不小心惊到了萧提刑骑的马,结果害得萧提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可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急忙打断妹妹的话,满脸震惊地问道:“什么?惊马了?那萧提刑她怎么样了?”
可倩道:“大姐姐,萧提刑没受伤,有个人把她接住了,不过萧提刑吓的不轻,缓了半天,人才能自己站着。”
可倾听妹妹可倩说,萧提刑人没受伤,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心里暗道:“萧提刑人没受伤就好。
只要人没受伤,那娘的罪过就不算太大。”
可倾正色道:“走,随我去衙门。”
可倾说完话,便拉着妹妹的手,匆匆赶去县衙。
……
可倾和可倩两姐妹缓缓地走到县衙大门前,突然,她们看到魏晋、赵云、孙越三人正带着承恩伯和管家朝这边走来。
当几人在县衙门口相遇时,可倾一眼就认出了魏晋,因为她知道魏晋是县衙的捕头。这让可倾心中不禁暗喜,她刚刚还在苦恼该如何进入县衙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机会。
于是,可倾快步走到魏晋面前,面带微笑地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然后轻声说道:“魏捕头,您好。”
魏晋见状,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姑娘,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何人?为何会认得我?”
可倾正想回答,却被一旁的承恩伯抢了先。承恩伯连忙介绍道:“魏捕头,这位姑娘是金掌柜的大女儿,也是鸿蒙书院简山长的唯一女弟子。”
魏晋一脸狐疑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暗自思忖:“这安姑娘怎么会突然找我呢?”魏晋定了定神,缓声道:“哦!魏某记得金掌柜的夫家姓安,安姑娘叫魏某何事?”
可倾微微垂首,轻声说道:“魏捕头,我娘让人带回衙门了,身为人子,我有些担心我娘亲,不知可否让我见见我娘。”
魏晋见状,连忙安慰道:“安姑娘莫急,你娘只是被萧提刑带回来衙门问话而已,并未犯什么事,你当然能见。”
魏晋顿了一下,接着说:“安姑娘不如现在,与魏某我一起入内吧!这样你也能早些见到你娘。”
可倾闻言,如释重负,连忙向魏晋道谢:“多谢魏捕头,如此甚好。”
http://www.yqzw5.cc/yq17701/8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