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王府暖阁议饥荒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幽州,镇北王府。

  暖阁里燃着上好的银霜炭,火苗舔着炉壁,映得满室通红。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熏香,混合着茶水的醇厚气息,与窗外呼啸的北风形成鲜明对比。柳林穿着一身玄色锦袍,腰束玉带,正坐在紫檀木书桌后,手里捏着一份来自凉州的密报,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密报上的字迹工整,详细记录了凉州饥荒的惨状——“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百姓流离,盗匪横行”。可柳林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反而透着几分兴奋。他将密报放在桌上,指尖在“饥荒”二字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大人,冯将军、李将军和戴大人到了。”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声。

  “让他们进来。”柳林抬眸,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期待。

  很快,三个身着官服的男子走了进来。为首的冯戈培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身铠甲未卸,还带着塞外的寒气;紧随其后的李丰文质彬彬,穿着青色官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即使在暖阁里,也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态;最后进来的戴沐阳穿着紫色官袍,面容圆润,眼神精明,一看就是常年与钱财打交道的人。

  三人躬身行礼:“参见大人。”

  “免礼。”柳林抬手,示意他们坐下,“坐吧,尝尝新到的雨前龙井。”

  侍女为三人斟上茶水,退了出去。暖阁里只剩下他们四人,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冯戈培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大人,您找我们来,是为了凉州饥荒的事吧?末将听说,凉州现在乱得很,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

  柳林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说:“没错。凉州是咱们的邻居,如今遭了灾,朝廷那边肯定会有动静。你们说说,朝廷会怎么做?”

  李丰放下茶杯,折扇轻轻敲着手心,沉吟道:“大人,依属下之见,朝廷大概率会拨款拨粮,救济凉州百姓。毕竟凉州地理位置重要,若是百姓造反,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皇上一直想拉拢凉州的武林势力,这次饥荒,正是朝廷示好的机会。”

  戴沐阳也附和道:“李大人说得对。咱们冀青幽并四州如今富庶,粮食多得都要拿去喂牲畜,可朝廷的粮仓却未必充盈。但就算再难,朝廷也不会坐视凉州大乱,肯定会想办法救济。”

  柳林听到这里,嘴角的笑意更浓了:“若是朝廷真的救济了凉州,那咱们的计划,可就泡汤了。”

  三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柳林的意思。柳林经营冀青幽并四州多年,早已将这四州打造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他一直想吞并凉州,将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次凉州饥荒,对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朝廷不救济,凉州百姓就会对朝廷失望,他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既能收买民心,又能趁机掌控凉州的武林势力和官府,一举两得。

  “大人,您的意思是……”冯戈培眼神一凛,似乎猜到了柳林的打算。

  柳林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我的意思是,不能让朝廷有机会救济凉州。咱们得想个办法,让朝廷自顾不暇,根本没心思管凉州的事。”

  李丰折扇一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人,您是想……在北方制造事端?”

  “没错。”柳林点头,语气坚定,“北狄一直对咱们中原虎视眈眈,这些年虽然没大的动作,但小摩擦不断。咱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边境制造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对峙。只要风声一紧,朝廷就会以为北狄要大举进攻,到时候他们只会把钱粮都投入到边防上,哪里还有心思管凉州的饥荒?”

  冯戈培立刻说道:“大人英明!末将这就去安排!咱们可以让边境的守军故意挑起冲突,再放出消息,说北狄集结了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幽州。这样一来,朝廷肯定会慌了神。”

  李丰补充道:“光有军事对峙还不够。咱们还得在朝中散布谣言,说北狄与凉州的某些势力有勾结,想里应外合,夺取中原。这样一来,朝廷不仅会重视边防,还会对凉州产生猜忌,更不会轻易救济凉州了。”

  戴沐阳也笑着说:“大人,粮草方面您放心。咱们四州的粮仓充盈,就算边境真的开战,也能支撑很久。而且,咱们还可以借着‘备战’的名义,向朝廷索要更多的钱粮,进一步削弱朝廷的实力。”

  柳林看着三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冯戈培,你负责调动边境守军,制造军事对峙的假象,记住,动静要大,但不能真的开战,以免节外生枝。李丰,你负责联络朝中的眼线,散布谣言,让朝廷对北狄和凉州产生猜忌。戴沐阳,你负责筹备粮草,同时向朝廷提交‘备战’的奏折,索要钱粮。”

  “是!”三人齐声应道,眼神里都充满了干劲。他们跟着柳林多年,早已将柳林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只要能帮柳林吞并凉州,扩大势力,他们的地位也会随之提升。

  柳林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北风呼啸着灌进来,带着刺骨的寒意,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看着窗外皑皑的白雪,仿佛已经看到了凉州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的场景,看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中原最强大的力量。

  “凉州……很快就会是我的了。”柳林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野心。

  三日后,幽州边境,雁门关。

  冯戈培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穿着一身亮银色的铠甲,腰佩长剑,正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俯瞰着关外的草原。草原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一眼望不到边,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芒。

  “将军,都安排好了。”一个副将骑马来到城下,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城楼,躬身向冯戈培禀报,“咱们的人已经乔装成牧民,在草原上与北狄的巡逻兵发生了冲突,杀了他们三个人。另外,咱们还在关外散布了消息,说朝廷要派大军进攻北狄,收复失地。”

  冯戈培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地看向草原深处:“做得好。再派些人去北狄的部落附近,放几把火,制造恐慌。记住,不要留下任何痕迹,让他们以为是咱们的守军干的。”

  “是!”副将躬身应道,转身下去安排。

  冯戈培站在城楼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让北狄相信,朝廷真的要对他们动手,让他们不得不集结兵力,与朝廷对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柳林的目的。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探马来报,说北狄的几个大部落已经开始集结兵力,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移动。冯戈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立刻下令:“传我命令,全军戒备!加强雁门关的防守,同时派使者去北狄,质问他们为何集结兵力,意图不明!”

  使者很快就出发了。他带着冯戈培的书信,来到北狄的王帐前。北狄的可汗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满脸胡须,眼神凶狠。他看完冯戈培的书信,勃然大怒,将书信扔在地上,怒吼道:“简直是欺人太甚!明明是你们的人先杀了我们的巡逻兵,还在我们的部落附近放火,现在反而倒打一耙!”

  使者面不改色,冷冷地说:“可汗,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我们大朝的军队向来纪律严明,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肯定是你们弄错了。我看,是你们想趁机进攻我大朝,才故意编造借口!”

  “你胡说!”可汗怒不可遏,拔出腰间的弯刀,指着使者,“我告诉你,若是你们再敢挑衅,我北狄的十万铁骑,随时可以踏平雁门关!”

  使者毫不畏惧,直视着可汗的眼睛:“可汗,我劝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我大朝的兵力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强大,若是真的开战,吃亏的只会是你们!”

  说完,使者转身就走,留下可汗在王帐里气得暴跳如雷。

  可汗知道,朝廷的实力确实比北狄强大,若是真的开战,北狄未必能占到便宜。可这次的事情,朝廷做得太过分了,若是他不做出回应,肯定会被其他部落嘲笑,甚至会失去可汗的地位。

  “来人!”可汗怒吼道,“传我的命令,所有部落的兵力,全部集结到雁门关外!我要让朝廷知道,我北狄不是好欺负的!”

  很快,北狄集结兵力的消息就传到了雁门关。冯戈培收到消息后,立刻写了一份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同时将消息传给了柳林。

  柳林收到消息时,正在王府的花园里赏雪。他看着奏折上的内容,满意地笑了:“冯戈培做得不错。看来,北狄已经上钩了。”

  他转身回到暖阁,立刻让人把李丰和戴沐阳叫来。

  “大人,是不是边境有消息了?”李丰一进暖阁,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柳林点头,将奏折递给他们:“北狄已经集结了十万兵力,在雁门关外与咱们对峙。冯戈培已经向朝廷上奏,请求朝廷派兵增援,拨付粮草。”

  戴沐阳接过奏折,看了一眼,笑着说:“太好了!大人,咱们的机会来了。我这就去准备奏折,向朝廷索要更多的钱粮,就说咱们四州要‘备战’,需要大量的粮草和军饷。”

  李丰也说道:“大人,我也会立刻联络朝中的眼线,让他们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北狄与凉州的寒雪宗有勾结,想里应外合,进攻中原。这样一来,皇上肯定会更加重视边境的情况,对凉州也会更加猜忌,不会再考虑救济凉州的事了。”

  柳林点头,眼神坚定:“好!就这么办。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朝廷彻底放弃救济凉州,让凉州的百姓只能依靠咱们。到时候,凉州就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

  京城,皇宫。

  太和殿里,气氛凝重。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手里捏着冯戈培送来的奏折,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

  “诸位爱卿,北狄竟然集结了十万兵力,在雁门关外与我大朝对峙,还声称要踏平雁门关!你们说说,这该如何是好?”皇帝的声音带着怒火,传遍了整个太和殿。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说话。北狄的势力虽然不如朝廷,但也不容小觑。十万铁骑,若是真的进攻雁门关,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兵部尚书站了出来,躬身说道:“皇上,臣以为,北狄此次突然集结兵力,肯定是有预谋的。咱们应该立刻派兵增援雁门关,同时拨付粮草,加强边防。绝不能让北狄的阴谋得逞!”

  户部尚书也附和道:“皇上,兵部尚书说得对。边防要紧,粮草方面,臣会尽力筹备,确保守军的供给。”

  就在这时,一个御史站了出来,躬身说道:“皇上,臣有一事启奏。据臣所知,北狄此次集结兵力,并非单独行动,而是与凉州的寒雪宗有勾结。寒雪宗在凉州势力庞大,私藏兵器,囤积粮草,早就有不臣之心。他们想与北狄里应外合,夺取中原!”

  皇帝听到这里,脸色更加阴沉:“竟有此事?你可有证据?”

  御史连忙说道:“皇上,臣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最近有很多消息都指向这一点。而且,凉州现在正遭遇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寒雪宗不仅不救济百姓,反而趁机扩大势力,这显然是别有用心。”

  大臣们听到这里,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认为御史说得有道理,应该派人去调查寒雪宗;有的则认为没有证据,不能轻易下结论,以免引起凉州的混乱。

  就在这时,太监捧着一份奏折走了进来,躬身说道:“皇上,镇北王柳林送来奏折,请求朝廷拨付粮草和军饷,说是冀青幽并四州要‘备战’,应对北狄的进攻。”

  皇帝打开奏折,看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了。柳林索要的粮草和军饷数额巨大,几乎是朝廷半年的财政收入。可若是不答应,柳林很可能会以“粮草不足”为由,拒绝派兵增援雁门关。

  “诸位爱卿,柳林请求拨付大量的粮草和军饷,你们怎么看?”皇帝问道。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皇上,朝廷的粮仓本来就不充盈,若是再拨付这么多粮草给柳林,恐怕会影响其他地方的供给,尤其是凉州,现在还遭遇着饥荒,百姓们急需救济……”

  “凉州?”皇帝打断了户部尚书的话,眼神冰冷,“现在边境都快打仗了,哪里还有心思管凉州的饥荒?当务之急,是保住边防,防止北狄入侵!至于凉州,等边境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大臣们听到皇帝的话,都不敢再说话。他们知道,皇帝现在最关心的是边境的情况,根本不会考虑凉州的饥荒。

  皇帝看着大臣们,语气坚定地说:“传朕的旨意,立刻派兵增援雁门关,由兵部尚书亲自督战。户部立刻拨付粮草和军饷给柳林,确保冀青幽并四州的‘备战’需求。另外,派使者去凉州,斥责寒雪宗私藏兵器、囤积粮草的行为,让他们安分守己,不得与北狄勾结。若是发现寒雪宗有不臣之心,立刻派兵剿灭!”

  “是!”大臣们齐声应道,躬身退下。

  太和殿里只剩下皇帝一个人。他坐在龙椅上,看着窗外的雪景,眼神里满是忧虑。他知道,北狄的威胁只是暂时的,可柳林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这次拨付给柳林大量的粮草和军饷,无疑是助纣为虐。可他没有办法,若是不答应柳林的要求,边境一旦失守,他这个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柳林……”皇帝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总有一天,朕会收拾你的。”

  而此时,远在凉州的阿紫,还不知道朝廷已经放弃了救济凉州,更不知道柳林正在背后策划着吞并凉州的阴谋。她还在为如何在左清瑶和柳林之间周旋而烦恼,还在为如何帮助凉州百姓度过饥荒而努力。

  太平门的大殿里,阿紫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紧锁。情报上写着,朝廷不仅没有拨付粮草救济凉州,反而派使者斥责了寒雪宗,还加强了边境的防守。

  “怎么会这样?”阿紫喃喃自语,眼神里满是疑惑,“朝廷怎么会不管凉州的百姓?难道他们不知道凉州现在有多惨吗?”

  陈太极走到她身边,看着情报,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阿紫,恐怕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朝廷突然加强边境防守,很可能是北方出了什么事。而且,他们斥责寒雪宗,说不定是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

  阿紫抬起头,看着陈太极:“陈叔叔,你是说……柳林叔叔?”

  陈太极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很有可能。大人一直想掌控凉州,这次凉州饥荒,对他来说是个好机会。他很可能在北方制造了事端,让朝廷不得不重视边境,从而放弃救济凉州。这样一来,凉州的百姓就只能依靠他,他就能趁机掌控凉州。”

  阿紫听到这里,心里一沉。她不愿意相信柳林会这么做,可陈太极的话,又让她不得不怀疑。柳林是她的至亲,是她最敬重的人,若是柳林真的为了权力,不顾凉州百姓的死活,那她之前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不……不会的。”阿紫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柳林叔叔不会这么做的。他是为了百姓,是为了打北狄,他不会不管凉州的百姓的。”

  陈太极看着她,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阿紫对柳林的信任有多深,要让她接受这个事实,有多难。可他不能再瞒着她了。

  “阿紫,你要面对现实。”陈太极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大人确实是个好官,他为冀青幽并四州的百姓做了很多事。可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凉州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为了得到凉州,他很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牺牲凉州的百姓。”

  阿紫看着陈太极,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想起了在乱石坡的日子,想起了柳林对她的照顾,想起了柳林说过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现在,陈太极的话,却让她心中的信念彻底崩塌了。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阿紫的声音带着哽咽,“我们还要继续帮柳林叔叔吗?还要继续和左清瑶合作吗?”

  陈太极看着她,眼神里满是坚定:“阿紫,不管大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初衷不能变。我们要帮凉州的百姓度过饥荒,要清除江湖上的恶人,要对抗北狄,更要效忠大人!
  http://www.yqzw5.cc/yq17544/1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