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绍宋详细大纲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苏落南宫流云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吞噬古帝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山村里的女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高传龙闻言,感觉这《绍宋》确实不错的样子。系统女神询问道:“要不要我对《绍宋》作进一步的介绍?”
“我对历史挺有兴趣的。”高传龙微笑道,“继续介绍吧!”
系统女神娓娓道来:“从《绍宋》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宋朝的官僚机构。
一、宋代官制总体特点概述。
其一,机构设置复杂,相互制衡防专权。
宋代官制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机构设置得非常繁复,而且各个机构之间彼此牵制,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衡的局面。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权力过大,出现专权的情况。
通过多个机构共同管理同一事务,或者让不同机构之间形成监督关系,宋代朝廷有效地分散了权力,确保了皇权的稳固。
其二,官名与职权分离,差遣制度盛行。
在宋代,官名和实际职权往往是不一致的。
官员们虽然有着一定的官职名称,但真正要行使权力,往往需要通过‘差遣’的形式来派官办事。
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使得宋代官制显得颇为复杂。
差遣制度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官员调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官员的权力更加分散,难以形成专权。
其三,武官不得涉政,文武分治明显。
宋代对武官的限制非常严格,武官不得掌握政权,这是宋代官制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一原则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威胁到皇权的稳定。
因此,在宋代,武官主要负责军事事务,而政治事务则主要由文官来处理,文武分治的局面十分明显。
其四,人事制度复杂多样,品级繁多。
宋代的人事制度十分复杂,官员的品级、职务、差遣、阶、勋、爵等都有详细的划分。
官员的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每一级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待遇。
这种复杂的人事制度,虽然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也为宋代朝廷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选拔和任用空间。
其五,物质待遇优厚,吸引人才投身仕途
与前代相比,宋代官员的物质待遇要优厚得多。
高官厚禄、丰厚的俸禄以及各种福利补贴,使得宋代仕途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职业。
这种优厚的物质待遇,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才投身仕途,也为宋代朝廷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六,兵力集中朝廷,地方兵力薄弱。
在军事方面,宋代实行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兵力主要集中在朝廷手中,地方兵力相对薄弱。
这种兵力分布格局,虽然有利于朝廷对全国军事力量的控制,但也导致了地方防御能力的下降。
在两宋三百年间,由于政权、兵权、财权均在中枢,军事上‘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兵之间并不熟悉,作战能力极其低下。
二、宋代官署机构与官员品级。
其一,官员品级划分。
宋代官员的品级划分十分细致,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共分为十八个等级。
每一级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待遇,品级越高,权力越大,待遇也越优厚。
其二,官署机构设置。
二府三司制:宋代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实行了‘二府三司制’。
在这一制度下,宰相执掌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权,三司分割财政大权。
三个机构权力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而最终的大权则握在皇帝手中。
中书门下,即东府:历史上为最高行政机构,是宰相和副相的办公处。
它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是宋代朝廷的核心机构之一。
后来,在小说中中书门下被合并,但在历史上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都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与秘书省,在宋代被赵玖将四省合一后称为都省。
都省由东府宰相总揽政务,统领六部、九寺、五监、六院等机构,有资格御前公议军政大事。
枢密院,即西府:作为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枢密院掌管着军权及军令。
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虽然拥有出兵之权,但却无用兵之力,实际军事指挥权在皇帝或御营手中。
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是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
长官为三司使、副使,负责国家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御史台:作为宋代的监察机关,御史台负责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御史官的职掌范围广泛,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其监察弹劾之列。
御营:御营原属西府枢密院,但赵玖废除三衙后,使权责归于御营。
此后御营权责合一,同时拥有‘发兵之权’和‘用兵之力’,成为宋代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翰林学士院:作为文职机构,翰林学士院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
它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的聚集地。
内侍省:内侍省是宋代宦官的总机构,负责宫廷内务的管理。
另设入内内侍省以统辖亲信宦官,但因二者权责重叠,后被赵玖改革合并为内侍省。
御前班直:作为御前当值的禁卫军,御前班直听命于皇帝本人,是宋代宫廷的重要守护力量。
鸿胪寺:作为九寺之一,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
后来,赵玖还安排它同时负责发行邸报,扩大了其职能范围。
邸报院:随着邸报业务的越来越重要,这一业务最初转给枢密院负责发行,但最后被单独分出来设立了新部门——邸报院。
胡铨曾担任邸报院的编修。
皇城司:作为宋代的‘特务情报机关’,皇城司在赵玖到南阳后被重新建立起来。
初期仅专职探事职责,由赵玖亲命杨沂中为长官,后来逐渐发展壮大。
秘阁与公阁:在与金人议和期间,朝政处置一律由宰执与中枢官员处置,每日秘阁一会商议大局。
而公阁则是虚的秘阁,是为了给予一些需要封赏但又不能给予实权的人所设的荣誉身份。”
高传龙感叹道:“好干的网文干货啊!”
系统女神歉意道:“我知道讲的不够生动,有待提高。”
喜欢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
http://www.yqzw5.cc/yq17089/5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