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吾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崇祯的圣旨一发,整个京畿地区都算热闹了起来。

  刘平得令在营中等了三日,兵部派人送来上万斤的肉食,以及聊胜于无的一万两军饷。

  待到正式开拔的日子,刘平将这万两银子全都分发了出去。

  神武卫之中的军卒,大多数人皆是得了一两左右的赏银。

  这天的清晨,二次出战的大军依旧在广渠门外集合。

  刘平今个穿了一套文武袖袍,算是着了个半甲。

  接过军卒递过来的铁枪,刘平淡淡的扫视了远处一眼。

  只见城外几里处,已经站满了身穿鸳鸯战袄和各式甲胄的明军士卒。

  紧接着,军中代表出征的大鼓和铜锣声响起。

  随后,满桂领着德胜门残存的大同官军来汇合。

  刘平站在原地望去,领头的是一千多余身披铁甲的骑兵。

  后面则跟着三千多身穿棉甲的步卒,算是集中了大同官军残余的所有精锐。

  “满帅,此次出战,还要我等多多配合!”

  与策马而来的满桂打了个招呼,刘平的目光看向了城外的大营之中。

  不一会儿,三千多关宁骑兵陆陆续续而出,领头之人正是赵率教。

  “老伙计,今个我便与你一同而战!”

  “你这老家伙,都多少年了还是这般模样”

  赵率教策马而来,面带笑意的与满桂打了个招呼。

  二人都是军中宿将,昔日在辽东之时也曾并肩作战过。

  后来满桂因与袁崇焕不和,便被调到了大同任总兵官。

  今天因为朱由检的一封圣旨,将二人再次聚在了一起。

  “二位大人,不知申副将的人马何时能到?”

  “再等等吧,此人这几日在京师招兵买马,听说已有万人之众,本帅希望战时能给大军多添些助力”

  满桂面无表情,很是不在意这申甫所率之兵。

  但因朝廷的命令,又不得不在此等待此人前来。

  听着他的话,刘平却是多了些古怪的笑意。

  “都快些赶路!”

  “再走快些!”

  不多时,一阵嬉闹与嘈杂的咒骂之声袭来。

  几人眼见一支乱七八糟的人马赶到,领头的身穿一件制式山文铁甲。

  这支军队都为步卒,行军之时连基本的队形都难以维持,一看便是一帮乌合之众。

  而最前面领头的,却正是那“神人”申甫,正一脸兴奋的骑在战马之上。

  这几日以来,这位出名的神棍可是费劲了一番力气。

  在京师之中,只要愿意过来当兵的,但凡是个人他都要。

  流浪街头的乞丐、街头的泼皮无赖,甚至是逃荒在外的和尚。

  只要愿意从军的,申甫是照单全收,既往不咎。

  一时之间,这支人马已经扩充至八千多人。

  至于军械和粮草方面的问题,这位神棍招摇撞骗的本事可是一绝。

  几日以来跑遍了京师之中的大小权贵,想要让这些人募捐些钱粮来。

  因为得了皇帝亲自接见的金字招牌,加之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数都有些迷信。

  本着将此人早点打发走的原因,或多或少的都会掏些银钱。

  依靠着脸皮厚的本事,申甫前前后后竟然筹得了数万两的银钱。

  京师之中权贵的家财,可见一般。

  “三位大人,可都准备好了?”

  申甫翻身下马,面露兴奋的向刘平几人询问。

  只见那满桂一脸淡漠地斜睨了他一眼,眼神之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冷漠。

  紧接着,他猛地张开嘴,声如洪钟般地大喊道:“全军开拔!”这一声怒吼仿佛具有穿云裂石之力,响彻整个广渠门上空。

  “全军开拔!”与此同时,众多传令兵们也纷纷骑着高头大马,

  在军阵之间往来驰骋,口中不断高呼着同样的命令。

  随着这一声声呐喊的响起,原本安静肃穆的明军队伍瞬间变得躁动起来。

  军卒们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装备和行囊,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军旗猎猎作响,刀枪闪烁寒光,除了那依旧乱糟糟的八千多人外,整个队伍犹如一条汹涌澎湃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向着南城子的方向而去。

  ……

  要说这朝廷发了军令,围绕在京师近郊的近二十余万勤王大军应该纷纷响应。

  可事实却是残酷的,因为发不起饷银、加之陕、山两路援军发生哗变之事。

  除了河南部分兵马以外,余者所有人竟然选择了静观其变。

  而河南一部兵马,则是在范景文严令督促之下。

  陈永福才领了一营三千人马,前来与刘平等人汇合。

  紧赶慢赶之下,在广渠门之外二十余里终于与刘平几人碰到了一起。

  双方碰面,陈永福依次与几人见了礼,最终来到了刘平面前道:“刘指挥使,范大人交代了,这一营三千步卒皆听命于你,望你不要辜负了大人的信任!”

  “烦请陈帅告诉范大人,刘平无以为报,只有一条为国而死之心!”

  说完,刘平深深的鞠了一躬,面带感激的看着陈永福。

  “好,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陈永福反回一礼,便是策马转身离去,将一营人马留了下来。

  对此,刘平心中很是感动。

  常言道,锦上添花者易,而雪中送炭者难。

  对于范景文的这一番良苦用心,刘平算是记住了。

  ……

  此时,位于京畿地区的房山金陵之中。

  皇太极率领着众多贝勒和大臣们,他们全都身穿着白色的孝衣,缓缓地跪拜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衣冠墓前。

  每个人的脸色沉重而严肃,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敬意。

  在墓前的空地上,整齐地站立着八旗中的护军精锐。

  这些军卒们个个身姿挺拔如松,神情庄重肃穆。

  脸上更是没有丝毫嬉笑之色,有的只是对女真人当年雄风的深深敬仰。

  最后拜了一拜,皇太极颇为感慨的叹道:“吾恨有过于勾践,然意不在夫差!”

  这一番让人觉得满脸通红之话,恐怕也只有无耻之人皇太极才能面无表情的说出来。

  明明是来入关抢劫的,你又哪里有卧薪尝胆的意思。

  不过后半句话算是说对了,志向确实不比夫差差。

  满清得以成功入关,其中一大部分功劳,都在于此人的身上。

  “禀大汗,岳托贝勒来报,已于南城子十余里外出现明军踪迹!”

  “回师南城子,继续去探!”

  ……
  http://www.yqzw5.cc/yq17019/1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