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赢得民心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好家伙!"莫学贵心里暗想,"李勇这小子拉拢这么多书生,原来是想搞这么大的手笔啊!"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少爷(李勇)非要跟这些"酸秀才"称兄道弟了——这些书生,一个个看着文弱,动起手来比土匪还狠,关键是人家真会玩战略和政治!夏允彝拍了拍莫学贵的肩膀,笑道:"莫大老板,别发愣了!赶紧去抄沐王府吧,田产账本可都在那儿呢!"
莫学贵咽了口唾沫,心想:"这可比老老实实做生意刺激多了......"
崇祯四年九月三日,五华山布政司衙门议事厅内,莫学贵捧着一本厚得能砸死人的账册,嘴角抽搐着念出了一个足以让所有人窒息的数字——"壹仟万两!"
总财富估值:土地360万亩,矿产无数,折银约600万两,窖藏黄金5万两,白银200万两,合计250万两(黄金折银1:10),在外放的高利贷有80万两,玉石、钻石和象牙(缅甸翡翠原石(徐霞客见沐府“玉山高丈余”),东南亚犀角、象牙库藏(沙定洲破沐府劫走珍宝200余车))约≥100万两,总资产稳超1000万两。
三个看着数字,一起在吸凉气,我草,看看这云南还有第二家可以抢的吗?这抢劫一上手是真的要上瘾。
"先说地!"莫学贵啪地合上账本,"沐王府名下有360万亩耕地!"他伸出三根手指,比划得格外用力,"占云南在册耕地的三分之一还多!这些地全集中在昆明、曲靖、大理这些产粮坝区,就跟掐住了云南的粮袋子似的!"
张宗昌倒吸一口凉气:"我的个乖乖,这得是多少亩啊?"
"听着!"莫学贵掰着手指头算,"光是地租,每年就能收18到25万石粮食!折成银子,12到17万两!"他冷笑一声,"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他们勾结土司强占矿山、山林——易门的铜矿、楚雄的盐井,全让他们插了一脚!实际影响的土地面积,超过500万亩!"
夏允彝皱眉盯着账册:"矿场和盐井呢?"
"好家伙!"莫学贵一拍桌子,"东川、易门的铜矿,他们挂着官办的牌子,明里收铜课,暗里搞私采,每年能捞8万两白银!"他舔了舔嘴唇,"黑井、白井这五大盐区,盐税截留10万两!普洱茶边销(藏区和缅甸的茶马贸易)抽成5万两,滇西翡翠、红蓝宝石贸易关税再扒3万两!"
张宗昌瞪大眼睛:"这加起来多少?"
"26万两白银!"莫学贵一字一顿,"相当于明朝全国盐税收入的7%!就一个云南的沐王府,就能从国库嘴里抢走这么多肉!"
夏允彝翻着账册,突然皱眉:"还有呢?"
莫学贵冷笑:"'代朝廷抚夷'的名义,低价收购缅甸象牙、暹罗香料,转手高价卖到内地——年利至少5万两!"他比划着,"各个土司为了承袭爵位,明码标价行贿——每次3000到两!军队粮饷?他们抽成8万两(明末云南明军年饷才40万两,沐府就拿走20%)!"
张宗昌倒吸一口凉气:"这还没完?"
"放贷才是他们的最爱!"莫学贵咬牙切齿,"向土司、商人放高利贷,年息30%到50%——每年光利息就能捞超过30万两!"
议事厅里,三个人盯着账本上的数字,集体沉默。
夏允彝突然拍桌:"好一个'勋庄''官庄'!这哪是封地?根本就是合法抢劫许可证!"
张宗昌掰着手指头算:"360万亩地租 26万两资源收益 5万两贸易利 30万两高利贷……这加起来每年收入都快百万两了!"
"可他们攒了两百年,才千万财富!"莫学贵冷笑,"你说这家人得多腐朽?沐家后代得多败家?"他指着账本上的珠宝清单,"翡翠原石堆得像山,东南亚犀角、象牙库藏——这些奢侈品堆成山,银子却没存下多少!"
夏允彝翻到最后一页,指着窖藏黄金白银:"窖藏黄金5万两,白银200万两——合计才250万两!外头别人还欠着他家80万两高利贷!"他摇头叹息,"沐家每年真是花钱如流水?沐家后代分明是高级败家子!"
崇祯四年九月四日,五华山布政司衙门议事厅里,夏允彝一拍惊堂木,甩出四道连环政令——每一道都精准戳在云南百姓的痛点上!
第一鞭:以工代赈,修路发粮和发钱饿不着
"事不宜迟!"夏允彝指着云南地图上蜿蜒的官道,"立刻征调灾民修路!从成都--昆明--腾冲,贯通成昆和滇西大动脉!"
莫学贵捧着账本直嘬牙花子:"可这修路得花银子啊......"
"花啥银子?"夏允彝大手一挥,"拿沐王府窖藏的200万两白银砸!修路工人每月发三钱银子工钱 三升米,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把路修到成都和腾冲!"
张宗昌一拍大腿:"妙啊!这叫'以工代赈'!灾民有活干、有饭吃,谁还去抢粮?"
果然,布告一出,昆明城外的灾民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呼啦啦全涌了过来。原本饿得皮包骨头的庄稼汉,扛起锄头就喊:"修路咯!修路咯!"
第二鞭:税赋改革,沐家田地三成税
"第二道政令!"夏允彝指着沐王府的地契堆,"从今儿起,沐家在云南的360万亩田地加隐田500亩,税赋从七成降到三成!全云南的田赋统一定制,多收一文钱,我夏允彝砍他脑袋!"
布告刚贴上墙,昆明城就炸开了锅!
"我的个天老爷!沐家真垮台啦?"卖炊饼的老王头举着布告,手抖得跟筛糠似的,"七成税降到三成?那咱老百姓能少交一半还多啊!"
"早该垮了!"卖菜的李寡妇叉着腰,"这帮吸血鬼,收那么高的税,咱老百姓连稀粥都喝不上!"
霎时间,昆明城鞭炮齐鸣,比过年还热闹!百姓们敲锣打鼓,把写着"沐家滚蛋新官万岁"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连夜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给修路的灾民送水送饭——这民心,算是彻底焐热了!
第三鞭:金融整顿,高利贷利息归零
"第三道!"夏允彝一拍桌子,"所有土司、商人欠的高利贷,统统转到金山钱庄!利息只收一分!不计复利!"
此言一出,整个云南的土司和商人都跟疯了似的往钱庄跑!
"我的个亲娘嘞!"滇南的玉石商人老陈,攥着厚厚一摞借据,"以前借沐家的钱,利滚利一年翻三番,咱小本生意差点被逼得跳河!现在一分息?这跟白捡钱有啥区别?"
喜欢水煮大明
http://www.yqzw5.cc/yq16962/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