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云南大乱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云南的改土归流政策,就像一锅煮糊的腊肉——看着香,吃着苦!卫所制度烂得像筛子,地方土司们一个个成了"地头蛇",离心倾向比野草长得还快。普名声这哥们儿,借着平定"奢安之乱"(1621-1630年)的东风,偷偷练起了"肌肉"。他霸占了滇南要地维摩州(今云南丘北县),活脱脱当起了"土皇帝"。明朝官员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让他来开会,他直接装聋作哑。更绝的是,他在维摩州修起了"土围子",搞得跟个独立王国似的!
崇祯四年初,云南巡抚王伉和黔国公沐天波一拍脑袋:"咱们给普名声来个'改土归流',把他那块地盘收回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到掉渣——先是龙在田号称"兵至漾田",结果被普名声的"土着联防队"轻松团灭;接着吾必奎部跑到阿迷城下,还没开打就"战略性撤退",跑得比兔子还快!
三月初八,王伉带着贵州总兵高士杰(主帅)、云南布政使周士昌(监军)杀到,一万七千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西山。结果呢?两军对峙两个月,愣是没挪半步!
王伉急了,派了个和普名声有交情的庄成去劝降。普名声这老狐狸,表面上摆酒席热情款待,背地里却玩起了"无间道"。
酒过三巡,普名声偷偷跟庄成咬耳朵:"兄弟,我告诉你个秘密——从某箐出兵,保证势如破竹!"
庄成一拍大腿:"好嘞!"扭头就向王伉报告。王伉大喜过望,立马点兵顺着箐道冲锋——"砰!"
迎接明军的不是"势如破竹",而是普名声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云南布政使周士昌带着十三个参将一万七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冲进埋伏圈。"投降吧!"普名声在山顶上悠哉游哉地看着明军乱作一团。
八月十八日,明军指挥系统彻底崩溃——有的将领被普名声收买,有的部队临阵脱逃,剩下的要么被砍,要么被俘。周士昌和十三个参将全军覆没,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羊入虎口"!
普名声叛乱可不是偶然的"黑天鹅事件"——它是明朝边疆治理失效、土司势力坐大的必然结果!这场叛乱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明朝在云南的尴尬处境:改土归流?政策成了"纸上谈兵";卫所制度?早烂成了"马蜂窝";土司管理?全靠"关系户"!
崇祯四年八月十九日,一场堪称"天谴"的七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 - 15公里,震中烈度9度)突袭滇中,将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云南统治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当日的昆明城,原本还沉浸在"平静"假象中。突然,大地猛烈颤抖起来,仿佛一头被激怒的远古巨兽在疯狂翻滚!
宜良城墙像被巨人推倒的积木般轰然倒塌,官署建筑更是碎成了渣渣。民居更是惨不忍睹,十之八九都成了废墟,老百姓们被埋在瓦砾堆里,哭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炼狱。
嵩明州城直接塌陷,仿佛被大地一口吞没。寺庙也未能幸免,一座座庄严的佛堂在地震中轰然倒塌,佛像碎了一地,香火断绝。
昆明城墙出现了巨大的开裂,就像一张张咧开的大嘴,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痛苦。筇竹寺也受损严重,寺庙的屋檐掉落,佛像倾斜,城内数百间房屋瞬间倒塌,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澄江、陆良、路南(今石林)、曲靖等地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感,老百姓们惊慌失措地跑出家门,以为世界末日来临。
《崇祯长编》卷四十九记载:"崇祯四年八月壬申(十九日),云南地震,有声如雷,昼夜不止。"云南巡抚王伉的奏折更是写满了绝望:"滇省会城并宜良、嵩明等州县,于八月十九日地大震,城垣衙署倾颓,压死军民甚众。"
如果说地震是天灾,那么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就是赤裸裸的人祸!
宜良汤池渠山崩阻塞河道,形成了一个临时湖泊。这个"定时炸弹"在三天后轰然溃决,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而下,将附近的村庄和农田冲得一干二净!
地震后,米价像坐了火箭一样暴涨,"斗米三钱银"!老百姓们本来就被地震搞得家破人亡,现在连口饭都吃不上,饿得皮包骨头。于是,灾民们开始聚众抢粮,昆明城瞬间陷入了混乱,戒严令像雪片一样飞舞,却根本挡不住饥饿的民众。
黔国公沐天波,这个时年13岁的"小王爷",本来还想着捂紧粮仓,保住自己的"小金库"。可当暴民们开始冲击沐王府,扬言要"砸了你的粮仓"时,他才不情不愿地被迫开仓赈灾。
可这赈灾?纯粹就是做做样子!粮食少得可怜,还都是发霉的陈粮,灾民们领到的那点粮食,连塞牙缝都不够。这一举动,不仅让老百姓们彻底寒了心,尽失民心,更让那些原本就离心离德的土司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原来大明朝廷这么靠不住!"
这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灾难,就像给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云南统治按下了"快进键",老百姓们被天灾人祸折磨得苦不堪言,对朝廷的信任彻底崩塌,"反了算了"的想法在民间悄然蔓延。土司们看着朝廷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更加坚定了脱离明朝控制的决心,"自己单干"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八月十八日的惨败,标志着滇南正式和明朝说拜拜——从此以后,这片土地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更关键是这次叛乱把云南军政给一锅端了,八月十九日的滇中大地震,救灾迟缓,赈灾也不积极,再失民心。已经在滇池晒了好几天太阳的莫学贵这还能忍,已经等不到少爷派援军过来,时不再来,机不可失!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崇祯四年八月三十日,昆明城表面上依旧是一派繁华祥和的市井景象——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拍着惊堂木讲着三国故事,酒肆中的醉汉们划着拳高喊"五魁首",街头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叫卖着新鲜蔬果。可在这热闹非凡的背后,一场足以颠覆云南格局的叛乱正在暗流涌动。
http://www.yqzw5.cc/yq16962/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