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南唐和谈
推荐阅读:
开局穿越寡妇村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大楚第一赘婿
女帝风流,这太监不当也罢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我在明末修仙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明末之白衣天子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琅琊山雅聚的余韵尚未散尽,江淮战局已骤然生变。吴越国遣兵配合周军直扑常州,韩令坤与赵匡胤所部更是剑锋直指南唐腹地扬州,两路大军压境之下,金陵朝堂内的求和之声如潮水般汹涌。赋闲暂居滁州的韩熙载听闻消息,当即决意收拾行装,返回金陵。冯延鲁得知消息后,匆匆寻至韩熙载住处,眉头紧锁地劝道:“熙载兄,此时回朝绝非良策!如今金陵城内人心惶惶,主上心意难测,朝臣们或争于自保,或急于推诿,你这时候回去,岂不是要卷入纷争?我知道你与齐王李景达素来交好,可眼下局势混沌,留在滁州静观其变,才是保全自身、以待时机的上策啊!”
韩熙载正低头整理行囊,闻言缓缓抬头,眼中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片澄澈的坚定。他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延鲁兄,杨将军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如今国难当头,扬州危在旦夕,我身为南唐臣子,若只顾自身安危而避祸不出,与那误国之辈何异?纵使回朝后前路难料,我也务必要回去一趟,哪怕只能为朝堂献上一策、为战事尽一分力,也比在此坐观家国危难要好。”
说到此处,他目光落在冯延鲁身上,语气中添了几分惋惜:“只是可惜,我原本还想着,此次回朝时能将你一同带回金陵,让你也能重返朝堂,为家国效力。可如今看来,这心愿怕是难以实现了……”
冯延鲁望着韩熙载眼中那份不掺半分犹豫的赤诚,心中猛地一震,他当即快步上前几步,压低声音,语气凝重得近乎急切:“熙载兄,你此去回禀朝堂,有两件事务必记牢,关乎我大唐安危,绝不可轻忽!”
韩熙载停下整理行囊的手,见他神色这般郑重,亦敛了神色,认真倾听。
“其一,周军诸将之中,最需提防的便是杨骏!此人绝非寻常武将——论武,他治军严明,用兵沉稳,滁州一战便可见其战力;论文,他能题诗赋词,更懂以重修古寺收拢民心,这份文韬武略,远超韩令坤、赵匡胤之流。若任其在江淮立足,日后必成我大唐心腹大患,朝堂万不可小觑!”
说到此处,他咽了口唾沫,又上前半步,语气愈发急切:“其二,便是枢密使陈觉!此人素来好大喜功,且无实际领兵之才,此前领兵作战已多有失误,却仍居高位。如今周军压境,正是生死存亡之际,万万不可再让他担当军事大任!若朝堂依旧听信其言,委以重权,恐会误了军国大事,到那时,我大唐真的危在旦夕了!”
这番话,他说得又快又急,额角甚至渗出了细汗——作为南唐旧臣,他虽身陷敌营,却始终牵挂故国安危,此刻将心中最忧心的两处隐患托出,只盼能为金陵朝堂提个醒。
韩熙载听罢,眉头紧锁,缓缓点头,将这两句话一字一句记在心上,沉声道:“延鲁兄放心,此二事我定当谨记,回朝后必当寻机禀明主上与齐王,绝不让大唐因轻敌、用错人而再陷险境!”
冯延鲁见他应允,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只是眼中仍难掩担忧:“熙载兄,你回朝后也需多加保重,如今的金陵朝堂,不比往日,凡事需谨慎行事。”
韩熙载拍了拍他的肩膀,收拾着衣物,然后直接在灰蒙蒙的天色中离去……
……
而与此同时,窦仪也神色复杂地向杨骏辞行,开口便将金陵朝堂的动向和盘托出:“杨将军,南唐已遣李德明、孙晟二位使臣赶赴寿州营前,面见官家求和了。他们愿去帝号、称臣,还答应割让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六州之地,每年再上贡百万金帛,只求大周罢兵休战。如今朝中急召我回去商议此事,不知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杨骏闻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上的淮南舆图,目光落在那些已标注“周占”的城池上,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窦学士,如今淮南之地,咱们已拿下近半——韩令坤兵逼扬州,赵匡胤转战濠州,各州将领皆进展顺利,军心正盛。依我看,官家志在一统江淮,若不能将长江以北尽数纳入版图,绝不会轻易罢兵。南唐这时候抛出六州之地求和,不过是想暂缓兵锋,喘息待变罢了。”
他顿了顿,指尖在舆图上的长江一线划了个弧度,话锋一转:“不过,和谈之事也并非全无用处。咱们不妨虚与委蛇,先应下使臣的交涉——一来能让南唐君臣误以为咱们有罢兵之意,放松前线戒备;二来也能借着和谈的空隙,让将士们稍作休整,调配粮草军械。等他们察觉上当,咱们早已做好万全准备,到时候再发起总攻,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窦仪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将军所言极是!南唐此举本就有缓兵之嫌,咱们正好将计就计,以和谈作饵,迷惑对手。我回去后,便会在朝堂上陈明此理,绝不让南唐的算盘得逞。”
杨骏起身,抬手拍了拍窦仪的肩膀:“有劳窦学士了。如今战乱,一路小心,待淮南平定之日,咱们再邀上延寿大师、马知州,重游琅琊山,再赋新词!”
窦仪当即朗声应下,双手抱拳向杨骏深深一揖,语气中满是恳切:“多谢杨将军!方才听你一席话,如拨云见日,我心里总算有了定数。我虽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像将军这般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但能在朝堂之上为前线将士据理力争,为平定淮南尽一份绵薄之力,便是粉身碎骨,也乐意之至!”
窦仪说完话后也起身离去,杨骏看着见见离去的背影,不由的暗忖:按理说进展如此顺利,拿下江北之地指日可待,为什么历史上郭荣要亲征三次才成功呢?
喜欢十国风华
http://www.yqzw5.cc/yq16814/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