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同心筑梦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山村里的女人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赌石之财色无双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小村美色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好,大家一路辛苦,先去宾馆休息几个小时,调整一下状态。” 朱昭熙没有多余的寒暄,“明天一早,我们直接去钢铁厂工地看看,那里现在正等着技术支持。”专家们没有异议,简单收拾后就跟着工作人员去了宾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准时在宾馆门口集合,和朱昭熙一起前往钢铁厂。
到了钢铁厂,张建国和几位钢铁专家直奔转炉车间。当时转炉正在运转,但效率明显不高,出钢速度慢,还时不时出现钢水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专家们围着转炉看了半个多小时,一边看一边记录数据,偶尔还低声讨论几句。
“问题主要出在供氧系统和原料配比上。” 张建国很快得出结论,他让人拿来纸笔,直接在现场画图纸,标注需要修改的地方,“供氧管道的角度不对,导致氧气和钢水混合不均匀;还有原料里的石灰石比例偏低,脱硫效果不好,才会影响钢水质量。”
他一边画一边给旁边的虞元国技术人员讲解,从原理到操作步骤,说得详细又易懂。朱昭熙在一旁看着,没有打扰,只是偶尔在工作人员遇到疑问时,帮忙协调沟通。
与此同时,医疗团队也没有闲着。他们第一站就去了偏远的牧区 —— 那里交通不便,牧民们看病很困难,之前虽然建了医疗点,但缺医少药的问题一直没彻底解决。
医疗专家们带着药品和体检设备,挨家挨户给牧民做体检,遇到有慢性病的老人,还耐心讲解用药方法,留下足够的药品。
“大妈,您这高血压得按时吃药,不能随便停。” 一位内科医生给一位牧民老人量完血压,认真地说,“我们教您的女儿怎么给您测血压,以后让她定期帮您测,有问题随时联系医疗点的医生。”
除了给牧民看病,医疗专家还在医疗点举办培训班,给当地的赤脚医生培训基础的急救知识和常见病诊疗方法,从如何处理外伤,到如何识别急性病症状,一一讲解,还现场演示操作。
农业专家则一头扎进了城郊的试验田。虞元国的草原气候特殊,冬天冷、夏天短,适合种植的作物不多,之前牧民们主要靠放牧为生,粮食大多需要从外面运进来。
农业专家们带来了几种适合冷凉气候的高产作物种子,比如耐寒小麦、早熟土豆,还有一些优质牧草种子,打算在试验田里试种,看看哪种最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
“我们先测一下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再决定种哪种种子。” 农业专家拿着仪器在试验田里取样,“要是土壤肥力不够,还得想办法改良,比如施有机肥,或者轮作种植,不能光靠化肥,得保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朱昭熙每天都要跑好几个地方,早上可能在钢铁厂听张建国汇报转炉改造方案,中午就去牧区看看医疗团队的工作进展,下午又赶到试验田,和农业专家讨论作物种植计划。遇到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她总是当场解决,从不拖延。
“大家有什么困难直接说,不用客气。” 她在和专家们开会时经常说,“虞元国现在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能来,就是我们的战友,有问题一起解决。”
一次会议上,张建国直言不讳地提出了问题:“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人手不够。我们带来的专家有限,很多技术工作需要本地技术人员配合,但现在厂里的年轻人大多只会简单操作,懂原理、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很少,这样会影响项目进度。”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朱昭熙当场拍板,“从各工厂抽调年轻骨干,成立‘技术培训班’,就设在钢铁厂,由你们这些专家直接授课,理论和实践结合,争取尽快培养出一批能顶用的本地技术人员。”
消息传出去后,年轻人报名非常踊跃。有的是钢铁厂的操作工,有的是机械厂的学徒,还有的是草原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大家都想跟着专家学真本事。
一个在钢铁厂工作了两年的年轻工人,在报名表的 “学习理由” 一栏里写道:“我以前只会按按钮,遇到机器故障就慌了,现在想跟着专家学技术,以后能自己解决问题,为草原的工业建设出份力。”
技术培训班很快就开课了,张建国和几位专家轮流授课,每天晚上讲理论,白天带着学员在车间里实践,从设备原理到故障排查,手把手地教。
学员们学得很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会主动找专家请教,专家们也耐心解答,毫无保留。
与此同时,联合企业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虞国的投资方派来了代表,和虞元国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一起开会,讨论项目规划。
虞国代表提出,第一批项目以资源加工为主,比如羊毛加工厂、肉类加工厂、矿石初加工厂,这样投资少、见效快,能尽快解决就业问题,还能为虞元国带来外汇收入。
朱见明却有不同的想法,他在会上说:“只做资源加工,虽然见效快,但长期下来会陷入‘资源依赖’的陷阱,我们的利润会很低,而且一旦资源价格波动,经济就会受影响。
我建议,在做资源加工的同时,也要布局高附加值产业,比如羊毛深加工,生产高档毛呢、羊绒制品,或者利用矿石资源,发展一些简单的机械制造产业,这样才能让经济更稳定。”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思考朱见明的话。朱昭熙看了看众人,开口说道:“见明的担心有道理,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这样,我们分两步走 —— 第一步,先上几个资源加工项目,解决就业和外汇问题,让牧民们尽快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二步,等经济稍微稳定一些,就开始布局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升级产业结构,避免依赖单一资源。”
“但这样会增加初期投入,我们现在的资金有点紧张。” 负责财务的官员提醒道,“资源加工项目已经需要不少钱,再加上高附加值产业的前期调研和筹备,资金压力会很大。”
“钱的事我去协调。” 朱昭熙说,“我们可以向虞国的国家银行申请专项贷款,专门用于高附加值产业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过,贷款要花在刀刃上,每一笔钱都要做好规划,确保能产生效益。”
几天后,朱昭熙和王明通了电话,说明了申请贷款的想法。王明在电话里说:“贷款可以批,但你们要有明确的还款计划,不能盲目投资。虞国的资金也需要用在刀刃上,我们支持你们,是希望你们能稳步发展,而不是走弯路。”
“这个你放心,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项目规划,还款计划也制定好了。” 朱昭熙笑了笑,“我们不是来要钱的,是来做事的。借的钱,一定会按时还,而且会用这些钱做出成绩,让南熙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稳固。”
“这我信你。” 王明的语气很坦诚,“李怡同志也让我转告你,她支持你在南熙洲的布局,要是遇到什么困难,虞国政府会尽全力支持。”
“替我谢谢她。” 朱昭熙说,“告诉她,我会把握好分寸,不会急功近利。赤化南熙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让每个项目都落地生根,让每个牧民都能受益,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认同社会主义。”
联合企业的第一个项目 —— 草原乳制品加工厂,很快就确定了选址和建设方案,选在都城附近的一个小镇上,这里交通便利,离牧区也近,方便收购牛奶。开工那天,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施工队、专家和政府官员围着工地站了一圈。
朱昭熙站在最前面,看着眼前的空地,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建这个工厂,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做出让人民放心的产品,让牧民们的牛奶能卖个好价钱,让孩子们能喝上优质的奶制品。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工厂建好、管好。”
话音刚落,施工队就开动了机器,挖掘机开始平整土地,卡车拉着建材陆续进场,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派忙碌的景象。朱昭熙在工地待了一上午,查看施工进度,和施工负责人确认安全措施,直到中午才离开。
http://www.yqzw5.cc/yq16655/4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