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火炬导师计划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几天后,一份《开源固件行为准则》草案,摆在了楚墨的办公桌上。

  草案明确规定,所有输出设备底层代码必须满足“三不可”原则:不可远程激活、不可静默更新、不可跨系统渗透。

  楚墨仔细阅读着草案的每一条内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很好,就按照这个来。”他对白天说道,“接下来,我们要邀请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来为我们的规则背书。”

  很快,一份邀请函,被送到了苏曼卿的办公室。

  邀请函中,楚墨诚挚地邀请苏曼卿以及包括伊莱亚斯在内的五国技术官僚,组成一个独立验证小组,全程监督华芯产线的升级。

  苏曼卿收到邀请函时,沉默了很久。

  她知道,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

  如果她能够亲眼见证华芯的透明化改造,或许能够帮助她摆脱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信念。

  最终,她回复了楚墨:“如果透明能战胜偏见,我愿做第一个见证人。”

  楚墨看着手机上的回复,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转过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再次俯瞰着北京的夜景。

  雷诺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后,低声问道:“下一步,我们怎么做?”

  楚墨没有回答,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轻轻一弹。

  硬币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落在了他的手心。

  他紧紧地握住硬币,眼神深邃而坚定。

  “一切,才刚刚开始。”

  北京,夜雨如丝,缠绵不绝。

  国务院科技体制改革办公室,灯火通明。

  赵启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扫过在座的各部委代表,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同志们,关于设立‘国家技术治理认证中心’试点方案,前期已经充分论证,现在进入最后讨论阶段。”

  话音刚落,工信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司长便重重地放下茶杯,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他语气强硬地说道:“赵主任,我还是要保留意见。企业有企业的实践,国家有国家的标准。不能因为一家公司搞了个什么‘开源固件行为准则’,就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要整个体制为它探路!这风险太大了!”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

  赵启明眉头微皱,正欲开口,会议宣布结束。

  散会后,赵启明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的助理林晚便拿着一份密封的匿名材料走了进来,压低声音道:“赵主任,这是刚刚有人匿名送来的,您看看。”

  赵启明拆开牛皮纸袋,快速浏览着里面的内容,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材料显示,那位在会上极力反对的老司长之子,正任职于一家名为“环球信评”的外资评级机构,而这家机构,近几年多次恶意压低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信用评分。

  他捏紧了手中的材料,怒火中烧。

  与此同时,杭州华芯科技总部,楚墨站在落地窗前,任凭窗外淅沥的雨声模糊着视线。

  他挂断电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轻声道:“规则要立得住,得先照进最深的角落。”

  雷诺站在他身后,沉默不语。

  中南海方向,一盏孤灯依旧亮着,穿透如墨的夜色,仿佛在等待着黎明前的最后一份签批。

  楚墨转过身,拿起桌上的雪茄,缓缓点燃,猩红的火光映衬着他深邃的眼眸。

  他吐出一口烟雾,烟雾缭绕中,他低声说道:“准备一下,去卡拉奇……”

  卡拉奇的盛夏,热浪裹挟着印度洋的咸湿海风,无孔不入地钻进华芯科技在当地的合资工厂。

  阿米尔·汗,这位巴基斯坦国家半导体项目的总工程师,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紧盯着眼前的深紫外(dUV)光刻机,那是整个工厂的心脏。

  “启动!”阿米尔一声令下,操作员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注入由巴方团队自主研发的7纳米光刻胶。

  这批光刻胶的试产,意味着巴基斯坦在摆脱技术依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机器轰鸣,蓝色的光芒在无尘室内闪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阿米尔感觉自己的手心都开始冒汗。

  终于,屏幕上跳出了“完成”的字样。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欢呼声瞬间爆发,工程师们互相拥抱,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

  阿米尔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就在庆祝的浪潮中,一个略带稚嫩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等等,阿米尔博士,检测仪显示批次稳定性异常!”

  说话的是努尔·艾哈迈德,俾路支省走出来的青年技工,也是“南线星火计划”的首批本土操作员之一。

  他原本只是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但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对技术的热爱,很快就脱颖而出。

  阿米尔笑容一僵,快步走到检测仪前,仔细查看数据。

  确实,各项指标都有些漂移,这意味着这批光刻胶的质量并不稳定,无法投入大规模生产。

  “怎么会这样?”阿米尔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努尔没有说话,他迅速调取了边缘计算模组近三个月的运行日志,密密麻麻的数据在他眼中飞速流淌。

  他自学过python(蟒蛇编程语言),很快就写出了一段脚本,重建了参数模型。

  “阿米尔博士,我发现冷却系统的温度曲线有些异常,”努尔指着屏幕上的图表,“卡拉奇的电压波动比较大,导致冷却系统产生了微小的偏移,从而影响了光刻胶的稳定性。”

  阿米尔有些惊讶地看着努尔,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操作员竟然能发现如此细微的问题。

  他走到无尘室的白板前,努尔迅速跟上,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了修正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Id(比例-积分-微分)参数,来补偿电压波动对冷却系统的影响……”努尔一边讲解,一边在白板上写下复杂的公式。

  阿米尔凝视着白板上的方案,越看越觉得可行。

  他转过头,用力拍了拍努尔的肩膀:“努尔,你做得很好!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操作员了,你是工程师了!”

  努尔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感到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

  与此同时,工厂的数据存储服务器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局反间谍处上校塔希尔·拉赫曼,带着一队士兵,突然出现在机房门口。

  “奉命检查数据存储服务器,验证是否存在隐蔽上传行为。”塔希尔面色冷峻,语气强硬。

  自从华芯科技进入巴基斯坦市场以来,塔希尔就一直对这项合作持怀疑态度。

  他坚信,任何外国的技术援助都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努尔挺身而出,走到机柜前,当众打开了物理断网开关。

  他指着屏幕上的本地日志审计界面,大声说道:“塔希尔上校,我们的服务器是物理断网的,所有数据都保存在本地,并且有严格的审计记录。”

  接着,他用乌尔都语朗读了《星火计划技术协议》第三条:“设备所有权归巴方,技术支持可撤回,但不得干涉生产决策。”

  围观的工人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对塔希尔这种不信任的态度感到不满。

  塔希尔面无表情地离开了机房,但他并没有放弃。

  当晚,他下令加强了厂区外围的安保,理由是“防止外部破坏”。

  远在迪拜,樱花国(此处可能指日本)驻迪拜商务领事山本由纪,也密切关注着卡拉奇工厂的动态。

  当她得知努尔的出色表现后,立刻调整了策略。

  她授意“亚洲未来基金会”,在伊斯兰堡资助了一项名为“技术自决青年营”的培训项目。

  这个项目表面上教授晶圆制造的基础知识,实则灌输“外来技术必带枷锁”的极端观点。

  多名参加过该项目的学生,在结业后进入巴基斯坦各地的科技园区实习,他们悄然散布关于华芯设备“潜藏后门”的谣言,试图动摇民众对中巴技术合作的信任。

  这些舆情异动很快就传到了楚墨的耳朵里。

  他没有直接辟谣,而是指示雷诺启动“火炬导师计划”。

  “遴选十名华芯资深工程师,以个人名义赴南线合作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技术陪跑,不限定课题,不签署绑定协议,唯一的要求是留下一套能独立迭代的方法论。”楚墨对雷诺说道。

  努尔成为了首位结对学员,而他的导师,正是华芯科技芯片工厂的主管,理想主义者白天。

  白天通过远程指导,帮助努尔开发一套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的工艺补偿算法。

  这套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光刻胶的稳定性,降低废品率。

  几个月的时间里,努尔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他不仅掌握了光刻工艺的精髓,还学会了如何独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http://www.yqzw5.cc/yq15861/6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