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集:图谱增修,民间献方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苏落南宫流云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吞噬古帝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山村里的女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蒲根济世,良方归心暮色刚染透邯郸医署的青瓦,传习所的学徒陈生便背着药篓踉跄而入,草鞋上的泥点溅了半阶青苔。他顾不得擦拭额头的汗,一把抓住正在整理竹简的素问衣袖:“先生!邻县洺水镇有奇事!”
素问指尖正抚过《赵地药材全谱》中“金银花”的木刻图谱,闻言抬眸。这少年入所三月,向来沉稳,此刻却满眼发亮:“镇上张老妪的儿媳得了乳痈,肿得像揣了个热炭团,连稳婆都摇头,竟被老妪用‘婆婆丁’根治好了!”
“婆婆丁?”素问眉梢微动。这名字是乡野俗称,她遍查医书,只在《神农本草经》中见过“蒲公英”的零星记载,却从未提及可治乳痈。乳痈乃产妇大忌,轻则化脓溃烂,重则丢了性命,邯郸医署向来用金银花配连翘施治,效果时好时坏,常有农户因家贫拖延成重症。
“具体如何治法?”她追问着,已随手取过案上的布巾,将图谱竹简匆匆裹起。
“老妪说挖根煮水喝,喝了三日就消了肿!”陈生喘着气,“我亲眼见那媳妇抱娃喂奶,半点事儿没有。”
素问当即起身,对身旁整理药柜的李伯道:“备马,即刻去洺水镇。”李伯刚应了声,又想起一事:“姑娘刚从漳水畔回来,歇半个时辰再走不迟。”“乳痈拖一刻便多一分风险,”素问已挎上药箱,指尖划过腕间隐现的系统光屏,“若这偏方真有效,能救多少产妇。”
两匹快马踏着余晖出了城,官道旁的芦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陈生在马背上絮絮说着洺水镇的情形:张老妪守寡多年,靠采药换些粮食,一手土法子在镇上救过不少人,只是性子孤僻,从不肯将方子外传。素问闻言沉吟,民间藏医多有绝技,只是苦于无人整理,许多良方便随人逝去,这正是《赵地药材全谱》最该补全的空白。
月上中天时,两人终于摸到张老妪的茅草屋。柴门虚掩,屋内飘出淡淡的草药香。素问轻叩门板,里头传来苍老的声音:“谁啊?”
“晚辈素问,听闻老夫人有治乳痈的良方,特来请教。”她话音刚落,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妪扶着门框,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她:“你是邯郸来的医官?”
得到肯定答复,老妪却转身要关门:“都是乡下土办法,入不了医官的眼。”素问连忙上前一步,诚恳道:“晚辈见过太多产妇因乳痈受苦,若老夫人的方子能救人,便是天大的功德。”她掀开药箱,取出一小罐精制的蜂蜜,“这是邯郸特产的枣花蜜,晚辈一点心意。”
老妪盯着蜂蜜罐沉默片刻,终是侧身让他们进屋。土炕边堆着晒干的草药,墙角的陶罐里插着几束带根的野草,叶片呈锯齿状,顶端开着细碎的黄花——正是蒲公英。老妪蹲下身,从陶罐里取出一把褐色的根块,根须蜷曲如老龙爪,带着泥土的腥气:“就是这东西,埋在田埂边、墙角下都有,挖回来洗干净,晒干了切段煮水,早晚各一碗。”
素问接过根块,指尖刚触到,腕间的系统光屏便自动弹出,淡蓝色的光晕笼罩着根块,一行字迹清晰浮现:蒲公英根,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乳痈(乳腺炎)有特效,可内服亦可外敷。
她心中一震。系统的扫描从无差错,这不起眼的草根竟真有奇效!陈生早已取来纸笔,素问立刻道:“陈生,快绘图记录,根须的形状、断面的纹理都要画清。”少年连忙伏案疾书,炭笔在麻纸上勾勒出蒲公英的全貌,连根上的细小绒毛都细细描出。
老妪坐在炕沿,看着他们忙碌,忽然叹道:“二十年前,我儿媳也是得了这病,找遍大夫都没用,眼看着要不行了,我急得在田埂上哭,忽见一只兔子啃这草根,想着或许能治,挖了些煮水,竟真活过来了。”她抹了把眼角,“后来镇上有人得这病,我就挖根给他们,救一个是一个。”
“老夫人仁心,”素问由衷赞叹,“只是这方子若只在镇上流传,能救的人太少。晚辈想将它增补进《赵地药材全谱》,让天下的医官都能用它治病,不知老夫人是否应允?”
老妪愣了愣,随即摆手:“能救人就行,还管什么谱不谱的。”她又起身从陶罐里抓了一大把干根,塞进素问手里,“这东西晒干了能存半年,你拿去用。”
返程时天已微亮,素问坐在马背上,手中的蒲公英根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她望着东方渐亮的天际,忽然有了主意:民间定然藏着无数这样的良方,若能尽数收集,《赵地药材全谱》才能真正成为济世的宝典。
回到医署,素问立刻召集所有学徒与医官。她将蒲公英根放在案上,又展开陈生绘的图谱:“这味药能治乳痈,是张老妪的救命方。民间藏医的智慧,比我们坐在医署里想的要多得多。”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从今日起,设立‘献方奖’,凡百姓献出有效偏方,经查证后,赠予粮食三石,若能增补入药谱,再加布帛两匹。”
李伯闻言抚须笑道:“姑娘这主意好!往年也有人来献方,只是咱们没当回事,如今有了奖赏,定然有人愿意来。”王二柱立刻接话:“我这就去写告示,贴遍邯郸城和周边各县!”
告示贴出的第三日,医署门口便排起了长队。第一个来的是个中年农夫,手里攥着一把枯黄的草:“这是‘翻白草’,我娘当年拉肚子拉得脱力,喝这草煮的水就好了。”素问让学徒取来陶罐煮水,系统扫描显示其确有止泻功效,当即让人记录绘图,给农夫搬上三石粮食。
消息传开,献方的人越来越多。有渔翁带来晒干的马齿苋,说能治痢疾;有樵夫背着药篓,献上能止血的“血见愁”;连城里卖菜的老妇都来了,教大家用“马齿苋”煮水治小儿腹泻。素问每日亲自接待,逐一验证偏方,对有效的便让学徒详细记录药材形态、采集时间、用法用量,再绘制成图增补入药谱。
这日,一位跛脚的少年拄着拐杖来献方,他正是之前被素问收下的学徒赵二。“先生,我娘生前用‘丝瓜络’煮水治乳腺胀痛,可管用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干枯的丝瓜络,上面布满细密的纹路。系统扫描后显示确有通络散结之效,素问当即让绘图的学徒添上这味药,又对赵二道:“你这方子极好,算在献方奖里,给你记上布帛两匹。”
赵二却连连摆手:“我不要奖赏,能帮到别人就好。”他眼眶微红,“我娘当年就是没人懂治法,才熬坏了身子。要是这方子能进药谱,她肯定高兴。”
素问看着少年坚定的眼神,心中微动。她忽然意识到,献方奖不仅是收集良方的手段,更让百姓们有了参与行医济世的机会。那些藏在乡野间的偏方,承载的是无数家庭的求生智慧,如今它们被一一记录,终于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个月后,《赵地药材全谱》已增补了二十余种药材,原本单薄的竹简变得厚实起来。素问将新绘的图谱装订成册,放在医署大堂最显眼的位置,供学徒和百姓翻阅。有产妇家属照着图谱采来蒲公英根,煮水服用后果然见效,特意送来锦旗感谢;还有医官用新收录的“丝瓜络”配伍药方,治好了不少乳腺疾病。
这日清晨,张老妪竟拄着拐杖来到了医署。她看着大堂里的药谱,指着蒲公英的图谱笑道:“这画得真像,连根须都一样。”素问连忙上前搀扶,递上一杯热茶:“老夫人,您的方子救了好多人,这药谱里有您的大功劳。”
老妪摆摆手,从布包里掏出一小包种子:“这是蒲公英的种子,撒在田里就能长。你们医署的药田要是种上,以后就不用去野外挖了。”素问接过种子,种子细小轻盈,仿佛捧着一捧希望。
送走张老妪,素问站在药田边,看着学徒们翻耕土地,准备播种蒲公英种子。李伯走过来,手里拿着新装订的药谱:“姑娘你看,这药谱现在都快赶上《神农本草经》的篇幅了。”
素问翻开药谱,每一页都画着清晰的药材图谱,旁边标注着详细的用法,有的还写着献方人的名字和故事。蒲公英的图谱旁,她特意让学徒加了一行小字:“洺水镇张老妪献方,治乳痈特效。”
“这药谱不是我一个人的,”素问轻声道,“是所有献方百姓的,是天下人的。”她望着远处的炊烟,阳光洒在药田上,仿佛能看见来年蒲公英花开满地的模样。那些曾经藏在乡野间的良方,如今终于归拢成册,正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
此后,《赵地药材全谱》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邯郸的医官争相抄录,连周边魏、燕等国的使者都专程来求购副本。素问每次赠予图谱时,都会特意嘱咐:“这些方子来自百姓,若有新的良方,也请一并记录,让它们能救更多人。”
而邯郸医署的“献方奖”从未中断,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药材和偏方,仍在不断填满药谱的空白。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地生根,最终长成了一片济世的绿荫。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http://www.yqzw5.cc/yq15107/10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