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郑府后院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第二日午时,胡知县接了一封贾家的书信。胡知县仅是举人的功名,靠着能言善道,溜须拍马,在官场混迹多年,去年才得以晋升为知县。
接到贾家的书信,不敢怠慢,贾府曾经的双国公府邸,其势力遍及朝野,胡知县自是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他展信细读,见贾琏言辞恳切,还提到家中与胡知县的座师张大人,也有旧,书信里面,还夹着一张银票。
看完书信,胡县令请来送信的兴儿,聊了一些闲话。
兴儿直接开门见山,贾家有个亲戚在乡间务农,欲在胡知县管辖的一个小镇平安镇上,本地谋个差事,请知县行个方便。
兴儿走后,胡知县捻须沉吟片刻,唤来师爷商议。
师爷道:“大人,贾府今年出了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贾环,简在帝心,刚刚为朝廷立下军功,被皇上封赏为文枢伯爵。来信的这位贾琏琏二爷,是荣国府的承爵人,琏二爷的妹妹刚刚出嫁,嫁入了户部侍郎府,成了郑道泉郑大人的嫡孙媳妇。”
“大人,贾家在朝廷的势力极大,可不是我们能得罪得起的,还不如将此事办得妥当一些,还落下个顺水人情。”
胡知县大点其头,道:“此言甚合我意,据说这贾环,还是礼部尚书李青秋的得意弟子,贾府不能轻易得罪,师爷,你看给这个王成安排个什么职位?”
师爷道:“老爷,平安镇稽盗班头一职正好空缺,不如就给了这人。既是贾府所托,想必不会太差,总比塞个不知根底的要强。”
知县点头称是,当即命师爷拟了文书,发往平安镇,着王成即日上任。
却说王成接到任命,恍如梦中。
何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能当上公差?他捧着那纸文书,双手微颤,对刘姥姥千恩万谢,没有这岳母,这平安镇的班头如何能轮到他来做?
刘姥姥虽也惊喜,却比女婿镇定得多。她道:“姑爷不用谢我,这也是你的福气,这是贾府二爷的面子,知县老爷亲自任命的,以后要老实办差,别辜负了贾府的二爷和二少奶奶。”
刘姥姥的女儿,也喜极而泣,道:“当家的,总算熬出头了!往后咱们家也是吃公粮的人了。”
消息传开,村里顿时轰动。
邻里纷纷前来道贺,有的真心欢喜,有的暗含嫉妒。
王成的两个兄弟,也拿了家里养的鸡鸭过来,说要杀了煮,一来祭拜祖先,二来,也算给兄长庆贺一番 。
王成与刘姥姥商议后,自己以后去镇上当差,家里农田多,只剩下刘姥姥和妻子,也种不完,索性暂时交给两位兄弟种,每年给几成粮食就行了。
…………
嫁入郑家,刚开始,迎春的日子还是很舒适的。
郑大人不管家事,为人睿智且宽厚。
郑夫人也是名门世家出身,知书识礼,后院的事,交给迎春之后,就不再过问太多了。
郑道泉本来一子一女,儿子英年早逝,女儿也出嫁多年了。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是郑道泉的侄子,也就是郑玄的堂叔郑才。
当年郑玄的父亲,在边镇为官,蒙古人袭城,城破夫妻俩以身许国。
父母去世那一年,郑玄才五岁。
郑道泉老家的兄弟,知道了之后,派小儿子郑才,千里迢迢赶来京城,说是留在郑道泉身边伺候。
在郑府,郑才是负责郑家的田产与铺面的买卖,郑才的媳妇,之前是协助郑夫人管理后院的。
迎春来了之后,郑才媳妇托大,并未来见迎春,自恃是长辈,要等着迎春过去给她问好。
没想到,迎春没去给她请安,郑才媳妇觉得丢了面子。
迎春与郑玄回门贾家,再回郑家,就开始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郑家的宗族本家,是福建人,可是郑道泉的爷爷这一支去了四川为官,在四川居住,经历了两代人,直到郑道泉,才进京为官。
所以,郑家人的饮食口味,是能吃辣的,偏重油重盐,菜肴香味重。
迎春有些吃不惯,回门第二日,才打发司棋去后厨,吩咐一声,让厨娘做迎春的菜,不用下辛辣之物了。
没想到,厨房管事嬷嬷张氏,笑着回道:“司棋姑娘,可真不巧了,菜肴已经煮了,您来迟了,真不好意思了,晚餐需要的话,再调整吧,你看可好?”
司棋愣了一下,厨房这么多菜,迎春作为少奶奶,你不能重新再做一份吗?
初来乍到,迎春叮嘱过,小心行事,司棋才忍着气,回到院子,原原本本告诉迎春。
司棋本是迎春的首席大丫鬟,因为与表弟有了私情,现在,迎春的首席大丫鬟,是绣橘了。
迎春听了,留了一个心眼,让身边带来的丫鬟,去打探一下,这张氏,走的是什么人的关系,进府包的厨房?
到了晚餐,司棋去后厨提迎春的晚饭,发现迎春的饭菜,又加了辣椒。
司棋质问张氏,张氏笑吟吟的回道:“司棋姑娘,这可不怪奴家,你午饭是说了不加辣味,可是晚上您可没来啊,我们就按照府里的规矩做了,以后不想吃辣味的,提前告诉后厨,就行了。”
司棋憋了一肚子火,回到院子,添油加醋的告诉迎春。
真是小鬼难缠,迎春的几个陪嫁丫鬟也打探出来了,这张氏是郑才媳妇的表妹。
绣橘与司棋,还有陪嫁丫鬟们都摩拳擦掌,要替小姐出气,要去收拾张氏。
迎春拦住了,淡淡的道:“不可,如果是为了我的饭菜,不合口味,就去后厨闹事。这不好,事情传出去,外面的人会说,贾家小姐是个嘴馋的丫头,为了自己的一口吃的,就大闹郑家的厨房。”
绣橘替小姐憋屈,闷声道:“小姐,难道,就这样忍了?由着这些奴才猖狂?”
迎春手上还绣着荷包,这是给郑玄绣的,头也不抬的道:“不急,我如今嫁给了郑郎,就是郑家的人,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郑玄与贾环去了芙蓉楼饮酒听曲,很晚才回家,因为喝酒多了,第二日,想吃清淡一些,迎春听了,给了绣橘一个眼色,让她提前去后厨吩咐一声。
过来一会,郑玄的丫鬟与绣橘一起去提早餐。
提回来,菜还是辣的多。
迎春看了,委屈得眼圈都红了。
郑玄看了,心疼的连忙问怎么了?
迎春摇摇头,不说话,绣橘和司棋却不忍了,对姑爷说了,这几日,小姐被后厨张氏刁难的事。
郑玄冲冠一怒,让人打了张氏二十大板,要撵了出去。
事情闹得这么大,郑夫人派人去后厨查,张氏的确两次拒绝了迎春,简直目中无人。
至于今早上的第三次,或许是迎春身边的绣橘,没说清楚,是少爷要求不加辣,并不是迎春,张氏才没当一回事。
其实,郑夫人不知,早上绣橘去后厨,单独找张氏,从头到尾,都并未提及早餐不用加辣味。
如今,张氏是百口莫辩。
郑夫人是绝对不能容忍,下人怠待亲孙子郑玄的,直接打发了张氏出府。
过了第二日,郑道泉与郑夫人商议后,郑道泉让亲侄儿郑才,回家去探亲,郑才来京城这么多年了,也该回去给自己父亲尽孝了。
临行前,郑道泉送了一些银两给郑才做盘缠,打发他们一家子,回四川去了。
至此,迎春在郑家,算是真正的站稳了,后院每个人都规规矩矩的,再无人敢阳奉阴违。
http://www.yqzw5.cc/yq14936/8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