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诸天金手指之打造快乐人生 >第397章 航道繁忙:太阳系轨道图景与太空生产生活三联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97章 航道繁忙:太阳系轨道图景与太空生产生活三联画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地球同步轨道的“太阳系航道调度中心”内,巨大的环形全息屏占据了整面墙,上面布满了闪烁的光点与银色线条——光点代表各类运输舰,线条则是已规划的航道,从地球同步轨道辐射至火星、金星、月球,甚至延伸到木星的深空采矿区,像一张覆盖太阳系的“交通网”。

  李扬站在全息屏前,指尖轻点火星公转轨道上的一串光点:“这些是往火星送农业设备的运输舰?”

  旁边的调度员立刻挺直腰板,恭敬地回道:“老板,是的!这12艘‘农耕专列’载着新一批自动播种机,昨天从地球赤道太空电梯出发,预计8小时后抵达火星星环城,补充北极农业区的春耕需求。”

  梁小龙凑过来,盯着木星方向的一条蓝色线条:“那木星那边的深空采矿舰呢?上次听说氦-3采集量翻了倍,啥时候能运回来?”

  调度员快速调出数据:“梁将军,3艘‘深空采矿舰’正在返航,预计3天后进入地球引力范围,这次共采集了500吨氦-3,足够月球科研站用半年。目前太阳系航道日均通行量217艘,比上月增加12%,所有航道都按预定航线行驶,没出现过拥堵或碰撞。”

  李扬点头,目光扫过全息屏上的色彩标注:红色光点是“地球→火星”的民生物资舰(粮食、日用品),蓝色是“金星→地球”的重工设备舰(引擎、硫基构件),绿色是“火星→金星”的农业补给舰(水稻、蔬菜),黄色是“月球→地球”的科研运输舰(实验数据、样品)。“把实时画面切到火星太空农场、地球星舰工厂和月球科研站,咱们看看这‘交通网’背后的生产链是怎么转的。”

  全息屏瞬间分屏,左侧首先亮起火星太空农场的画面——王强正穿着淡绿色的工作服从悬浮舱里飘出来,他是王建国的远房堂弟,去年移民火星后,主动申请到“悬浮式水稻种植舱”工作,负责10个舱体的日常管护。

  “老板,梁将军!”王强的声音通过通讯传到调度中心,他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测土仪,屏幕上显示着土壤湿度和养分数据,“这批‘火星3号’水稻长势比预期好,昨天测的穗粒数每株能达180粒,比地球的高产水稻还多20粒!”

  画面切换到种植舱内部:零重力环境下,水稻植株被固定在透明的营养液管道上,淡蓝色的营养液顺着管道缓缓流动,顶部的LED光源模拟火星日照,每隔2小时调整一次光谱。王强飘到管道旁,用微型注射器给几株弱苗补充养分,嘴里还念叨着:“得抓紧催熟,刚才跟地球星舰工厂的张厨师通了话,他们今天午餐要加‘火星稻米饭’,让我下午就送5吨新米过去。”

  调度员适时补充:“老板,火星太空农场的水稻都是‘即产即运’,收割后直接通过火星星环城的‘快速转运通道’送地球,全程不超过12小时,能保证星舰工厂的工人吃到新鲜米。”

  梁小龙咧嘴笑了:“没想到太空里种的稻子还能这么快送过来,比地球跨城快递还方便。”

  李扬没接话,示意调度员切到第二个画面——地球星舰工厂的焊接车间。林薇正戴着全息操控手套,盯着眼前悬浮的星舰龙骨,机械臂的激光焊头正沿着龙骨接缝游走,蓝色的激光在黑暗中划出一道亮线。

  “老板,梁将军,正在调试‘开拓者3号’的龙骨焊接参数。”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这次用的是金星刚送过来的硫基线圈,焊接时电流稳定性提升了20%,之前需要3次校准的焊缝,现在一次就能达标,工期能缩短1天。”

  画面拉近,能看到龙骨接缝处的焊缝像一条银色的细线,均匀且光滑。林薇飘到机械臂旁,调整了一下焊头角度:“刚才物资科说,火星太空农场的新米已经到了,食堂广播通知今天午餐加稻米饭,车间里的工人都盼着呢——毕竟在太空能吃到新鲜米饭,比吃营养膏舒服多了。”

  “金星的线圈、火星的米,再加上地球的技术,这星舰造得越来越顺了。”梁小龙感慨道,“以前造一艘夸父级得半年,现在开拓者级3个月就能下线,这效率没谁了。”

  李扬示意切到第三个画面,月球科研站的实验室瞬间亮起——张研究员正拿着一块银色的金属板,对着光谱仪做检测,金属板表面泛着淡淡的蓝光,是刚研发出的“星舰防辐射涂层”样品。

  “老板,梁将军!这是第三版防辐射涂层,用的是火星红土提炼的钛铁矿,再混合月球的氦-3残渣,防辐射率能达到98%,比之前的版本提升了5%。”张研究员把金属板放进检测舱,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刚才接到林工的通讯,星舰工厂那边急需100公斤样品,说是要用于‘开拓者3号’的舰体涂层,我已经安排人打包,等下就用‘科研专列’送过去。”

  画面转到实验室角落,几个工人正往密封箱里装涂层样品,箱子上贴着“星舰工厂专用”的标签。张研究员补充道:“这涂层的原料全靠火星供应,上个月火星星环城送了200吨钛铁矿,咱们才够研发用。现在星舰越造越多,涂层需求也大,后续还得跟火星那边再协调下原料供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调度中心内,全息屏的三个画面仍在同步播放:王强在火星收割水稻,林薇在地球焊接星舰,张研究员在月球打包涂层样品,而连接三者的,正是全息屏上那些不断移动的光点——火星的水稻通过运输舰送地球,金星的线圈通过运输舰送地球,月球的涂层通过运输舰送地球,形成了一条“火星种粮→金星造件→月球研发→地球造舰”的闭环产业链。

  “这就是咱们太阳系文明的底气。”李扬关掉分屏,重新调出完整的航道图,“以前在地球,一个产业链断了,顶多影响一个地区;现在在太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系统——火星的稻子供不上,星舰工厂的工人就没饭吃;金星的线圈送晚了,星舰建造就得停工;月球的涂层跟不上,星舰就没法抗辐射。”

  梁小龙点头,想起之前拦截机引擎故障的事:“上次咱们拦截机的引擎坏了,金星那边连夜赶造备件,火星还临时调了一艘运输舰送过来,要是搁以前,没半个月根本解决不了。现在倒好,3天就搞定了,这就是产业链连起来的好处。”

  调度员这时又汇报:“老板,刚收到火星星环城的消息,王强师傅的5吨新米已经装上运输舰,预计6小时后到地球星舰工厂;月球科研站的涂层样品也已登舰,4小时后抵达;金星的10台引擎正在穿越金星大气层,10小时后停靠地球星环城泊位12。”

  李扬看了眼时间,对梁小龙说:“走,去星舰工厂看看,正好赶上吃那顿火星稻米饭,也看看林薇的焊接进度。”

  两人乘坐穿梭舱前往星舰工厂,途中透过舷窗能看到不少运输舰正沿着航道行驶——有的满载着火星的粮食,有的驮着金星的引擎,有的装着月球的科研样品,像一群忙碌的“太空蚂蚁”,在太阳系的轨道上编织着人类文明的未来。

  抵达星舰工厂时,午餐时间刚到。车间里的工人正排队领餐,餐盘里的稻米饭泛着淡淡的清香,旁边还有金星培育的耐高温番茄和地球产的卤味。林薇拿着餐盘走过来,笑着说:“老板,梁将军,快来尝尝这火星新米,比上次的更糯,王强师傅说这是今年的头茬稻。”

  李扬接过餐盘,尝了一口米饭,确实比普通大米更有嚼劲:“不错,太空种的米能有这口感,不容易。张研究员的涂层样品什么时候到?”

  “预计还有2小时。”林薇放下餐盘,指向远处的舰体,“‘开拓者3号’的龙骨已经焊完,就等涂层到了开始喷涂,争取下个月就能试车。”

  梁小龙几口吃完米饭,拍了拍肚子:“这饭吃着踏实,比在拦截机上吃营养膏强多了。等这星舰造好了,咱们就能送更多人去火星,也能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李扬点头,目光望向星舰工厂外的航道——一艘运输舰正缓缓停靠,舰身上印着“火星农业专列”的字样,正是王强送米的那艘。他知道,这艘舰带来的不只是5吨大米,更是太阳系产业链环环相扣的证明。在这条产业链上,每个岗位、每个星球都不可或缺,而地球星环城,就是串联起这一切的核心枢纽。

  当天晚上,李扬在航道调度中心的日志上写下:“太阳系航道日均通行217艘运输舰,火星太空农场、地球星舰工厂、月球科研站形成闭环产业链,‘地-火-金-月’资源联动机制成熟。人类在太空的生产生活已步入正轨,这既是1级文明的体现,更是迈向更高文明的基石。”

  日志的配图里,太阳系航道图上的光点密密麻麻,火星太空农场的水稻、地球星舰工厂的龙骨、月球科研站的涂层样品在画面中形成联动箭头,清晰地展现出人类在太阳系内的生产生活网络——这张网络,正支撑着人类文明在太空稳步前行。

  喜欢诸天金手指之打造快乐人生
  http://www.yqzw5.cc/yq14888/3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