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刘道友,我已安排几名元婴道友前往四方去盯紧魔族的一举一动了,不如让外面的兄弟们一起进来歇一歇,饮碗浊酒解解渴。”唐万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刻意的热络,又掺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试探。他话音未落,人已快步上前,双手微抬,作势欲引,不知道的还以为其下一刻就要亲自出门,将那些伫立在天空的光头修士们一一请入。他的动作殷勤,眼神却如不动声色地扫过刘宏的面容,试图从其平静如水的表情中,捕捉一丝情绪的涟漪。这并非单纯的客套。
若非有数十名元婴期的光头大汉从天而降,在魔潮最汹涌、城防最脆弱、人心最涣散的生死关头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魔族,他们这些曾自诩为人族中流砥柱的元婴修士恐怕早已尸骨无存,巨野城也早已沦为魔物巢穴,化作一片死寂焦土了。如今魔军虽退,可余烬未冷,城中尸骸亦尚未掩埋,断墙残垣间仍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气息。那些曾浴血奋战、力挽狂澜的“援军”,却依旧沉默地伫立在天空。唐万方的邀请,表面是礼数,内里却是试探——试探刘宏的态度,试探那些光头修士的纪律,试探这场突如其来的“神兵天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目的与代价。
三号闻言拦住唐万方,二人执手相望,三号微微颔首,目光如古井无波,既无推辞,也无热忱。三号有着刘宏的外表自有一股沉静之气,与那些肌肉虬结、寸发不生、眼神如刀锋锐利的光头大汉们站在一起,风格之迥异,恍若天壤之别。若说那些大汉是战场上劈山断岳的重锤,是撕裂黑暗的雷霆,是纯粹的毁灭与守护之力;那么刘宏则如静水深流的剑鞘,内敛锋芒,却自有令人不敢逼视的威仪。
“他们还有要事在身。”三号轻笑一声,语调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毕竟此时巨野城没有防护,阵法也都损坏了。有他们在外巡守,诸位同道也都可以安心休整了。”
这理由确确实实说得过去,甚至称得上无懈可击。
城池无阵,墙倒门开,护城大阵早在魔潮冲击中彻底崩毁,连修复的材料都已耗尽。魔族虽暂退,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卷土重来,更不敢赌下一次袭击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规模降临。那些光头修士虽不言不语,却如铜墙铁壁矗立在在天空,以自身气机织成一张无形之网,笼罩全城。任何异动,哪怕是一缕魔气的波动、一只魔虫的潜行,都难逃其感知。此等布置,比任何残破的阵法都更可靠,更迅捷,更无懈可击。
然而真正让在场众人沉默的,并非这理由本身,而是理由背后无法忽视、如芒在背的“违和感”。
那些光头大汉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非人”的气息。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如出一辙,连抬手投足的幅度都精确到毫厘;他们的眼神锐利,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他们言语极少,即便开口,也多是简洁到近乎机械的回应,没有情绪、没有寒暄,没有多余的修饰,他们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稳定得令人心悸。他们不像是人,更像是被制造出来的“战争机器”,像是某种超越了血肉与灵魂界限的“兵器”。
三号则完全不同。
此人谈吐从容,举止优雅,应对得体,甚至能与唐万方、薛克己等人谈笑风生,品评天下局势,分析魔族动向,言辞间既有战略高度,又不乏人情温度。他饮酒时会轻嗅酒香,似在回味;夹菜时会点评火候,似懂庖厨;谈及城中伤亡时,眉宇间会流露真切的悲悯;论及未来宏图时,眼中会燃起灼灼的雄心。他的一切,都太“像人”了,像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族修士。这种“像人”,反而成了最大的“不像”。
在场众多人族元婴大能无人知晓,雅兰在设计时,显然对“三号”与“光头大汉”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近乎极端的思路。光头大汉们,是纯粹的战争兵器。设计目标明确到冷酷:高效、服从、无情绪干扰、可大规模复制、可承受极限损伤、可执行自杀式任务。他们的身体构造经过极致优化,思维模块也被简化到极致——战斗、执行、反馈,仅此而已。没有多余的情感模块,没有复杂的社交协议,甚至连“自我意识”的冗余都被剔除。他们是“工具”,是“消耗品”,是战场上最锋利也最沉默的刀,是雅兰为“效率”与“胜利”而创造的造物。
三号则是“特例”,毕竟他是按照刘宏的形象打造的,不仅是外貌的复刻,更是气质、思维模式、行为逻辑、甚至潜意识习惯的深度模拟。雅兰在构建他时,不仅保留了完整的“人格模拟系统”,还额外加载了“历史数据库”、“战略推演模块”、“社交情感模拟器”、“道德伦理约束框架”乃至“艺术鉴赏与创造子程序”。他的身体构造也与光头大汉截然不同:经脉保留原生结构,以兼容人族传统功法;丹田仍是传统修士的灵湖,可自行修炼、感悟天道;攻击手段并非依赖蛮力或预设阵法,而是各类大神通,甚至还可进行以言辞为刃,以谋略为盾,以人心为棋盘的“文斗”。他可以流泪,可以愤怒,可以犹豫,可以牺牲,这些在光头大汉的设计中,都是需要被剔除的“系统漏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巨大的差异任谁看了都会感到疑惑、感到不安、感到恐惧,这着实是源自于人心底的“恐怖谷”效应。
为何同属一个“宗门”,却风格迥异?他们究竟从何而来?背后是何势力?目的为何?是救世主,还是更可怕的收割者?
这些问题盘旋在每一个元婴修士的心头,却无人敢问,无人敢深究。因为在场的无一不是活了数百年的老狐狸,历经宗门倾轧、各种大战、天灾人祸,早已将“明哲保身”、“见机行事”刻入骨髓。他们深知,在这等生死存亡、种族存续之际,能得如此强援已是天幸,若再刨根问底,惹恼了对方,后果不堪设想。更何况三号并没有撒谎。光头大汉们,确实“有要事在身”。他们此刻,正做着一件关乎人族存续、甚至关乎天道因果、气运流转的惊天大事,那就是将自身的气机,与整个人族的气机,连接到一起。
这不是简单的“认主”或“效忠”,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近乎“命运绑定”的仪式。刘宏作为人族代表征战四方,若他麾下的战力被天道判定为“异类”,那么他所造杀孽、所引因果、所沾血腥极有可能反噬其身,甚至牵连整个人族气运,引来天道孽业反噬,导致他再品尝一遍曾经尝过的痛苦。若这些“兵器”能与人族气机相融,成为“人族战力”的一部分,成为人族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那么无论他们杀多少魔族,造多少杀业,天道只会将其视为“种族战争”的自然损耗,是“天道规则”下种族存亡的必然代价,不会降下额外的因果孽业,不会污染刘宏的个人气运,更不会动摇刘宏修行的根基。
这是雅兰为刘宏精心设计的“保险”,是“规则”层面的护盾。不这么做,或许也不会立刻出事。天道运转自有其模糊地带,有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容。但既然有更稳妥、更彻底、能够一劳永逸的办法,为何要去赌那一线之差?在生死存亡的棋局上任何一丝侥幸,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成为满盘皆输的导火索,成为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号的理由无懈可击,态度不卑不亢,既给了台阶,又划了界限。唐万方等人纵有千般疑惑,万般不安,也只能压在心底,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于是无人再提“请光头修士入席”之事,虽觉失礼,毕竟人家大老远跑来帮自己抵抗外侮,结果敌人打跑了,却不让来帮自己的人进来吃口饭、喝口酒,这实在是失礼的很,不过对方话事人都这么说了,他们也没必要非揪着扯皮了。
唐万方与薛克己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方的想法。二人一左一右,几乎是半请半拽地将刘宏按在了主位之上,此处铺着上好的灵绸锦缎,放着早已温好的酒壶,这个位置毫无争议地归了三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气氛,竟出乎意料地融洽,甚至称得上“宾主尽欢”。三号谈吐风趣,学识渊博,对大陆各州风物、宗门秘辛、魔族习性、上古秘闻如数家珍。他既能与唐万方探讨残破阵法图谱的修复可能与替代方案,也能与薛克己分析魔族后勤补给线的薄弱环节与最佳截击时机,甚至能与其他元婴修士聊起修炼瓶颈的突破心得、丹药炼制的替代材料、法宝修复的应急技巧。他言语间不露锋芒,却字字珠玑,切中要害;不显倨傲,却自有威仪,令人信服。三号敬酒时姿态谦和,被敬时举杯即饮,豪爽又不失礼数;他谈笑时妙语连珠,论事时条理清晰,悲悯时真情流露,豪情时气冲霄汉。而那些随侍在侧、偶尔被邀入席的光头大汉们,虽言语极少,几乎从不主动开口,但每当有人问及战技心得、魔族弱点、战场经验、灵力运用时,他们的回答却精准、简洁、切中要害,毫无废话。他们不参与闲谈,不主动饮酒,也不怎么吃东西,但每当有人敬酒,他们都会举杯共饮,毫无迟滞,以示尊重。这份“配合”,既显尊重,又守分寸,既不逾矩,也不疏离。
然而在这份“宾主尽欢”的表象之下,暗流仍在无声涌动,疑云仍在悄然凝聚。所有元婴修士,心中都存着三分敬畏,七分忌惮。敬畏的是三号与光头大汉们的实力,这么一大群大圆满的修士,意味着他们已站在元婴巅峰,半步化神,只差临门一脚。在场修士虽皆为元婴,但真正踏入大圆满者,不过寥寥两人。面对一群大圆满的巨擘,谁能不心生敬畏?谁能不暗自掂量?忌惮是因为他们的“来历不明”,是因为他们的“非人”本质,是因为他们过于慷慨、过于无私、过于完美的“援助”。不知他们是何宗门,全都无名无号,在此危急存亡的关头横空出世、力挽狂澜,这等存在,如何能不让面对他们的人心思转三转?
酒至酣处,气氛渐热,唐万方借着三分醉意,终于问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问,却无人敢先问的的问题:“刘道友,接下来……有何打算?”
满座皆静,连呼吸声都被冻结,所有目光全部都聚焦于主位之上。
三号放下手中酒杯,唇角微扬,眼中似有星河流转,似有山河万里。他声音不高,却如金石坠地,字字铿锵,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烙印在每个人心头:“我有心助我人族,克复九州,杀尽魔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唐万方,扫过薛克己,扫过在场每一位元婴修士,语气愈发坚定,“此乃我之志,亦是我之责。不知唐道友、薛道友可有良策?”
薛克己闻言,长叹一声,摇头苦笑,眼中尽是疲惫与无奈:“刘道友高义,气吞山河,我等自愧不如。实不相瞒,我薛某人,能守住这巨野一城,已是耗尽心力,仰仗诸位同道与贵属相助,方得侥幸。至于克复山河,荡平魔族……唉,实在是力有未逮,无能为力啊!”
唐万方沉吟片刻,目光灼灼,似在权衡,似在试探:“刘道友壮志凌云,令我等心折。只是魔族肆虐百余年,荼毒天下,我人族十室九空,百不存一。如今巨野城中聚集之人,恐已是天下残存的最后火种,是我人族复兴的唯一希望。敢问贵宗尚存多少同道?可有后备之力?可有资源支撑这等宏图伟业?”
喜欢咸恒纪:恒变无极
http://www.yqzw5.cc/yq14744/7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