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0章 孩子们茁壮成长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当晚,陈国公世子在客栈私下对同伴感叹:“此前只听闻北境如何富庶强兵,今日见凤帅与子女嬉戏,方觉其地民风之不同,或许……这才是其强盛之本?若南境男子也能多分些心思于家室,而非只知争权夺利、纳妾蓄妓,或许……”

  同伴皆默然,若有所思。

  这批贵族子弟返回南境后,他们的见闻和感慨,尤其是对凤司瑾“奶爹”形象的描述,在南境上层圈子里悄然流传开来,引发了不少议论和私下反思。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透过这些细微的缝隙,慢慢渗透。

  北境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并不在意。季如歌和凤司瑾的生活依旧按着自己的步调前行。

  除此之外,整个北境似乎都形成了这种风气。相夫教子不再针对女子,而是夫妻双方共同抚养,教育,也可以与孩子们愉悦中沟通教育。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又过了两年,孩子五岁了。开始正式进入学堂启蒙。

  开学第一日,季如歌和凤司瑾一起送两个孩子到学堂门口。凤昭小脸严肃,紧紧拉着父亲的手。季宁则兴奋地东张西望,挣脱母亲的手就想往里跑。

  季如歌蹲下身,替女儿整理了一下衣襟,看着她的眼睛,平静道:“进了学堂,要守规矩,听先生的话。知识学问,是立身之本,也是将来守护北境的力量。明白吗?”

  季宁似懂非懂,但看着母亲认真的眼神,还是用力点了点头。

  凤司瑾也摸了摸儿子的头:“别怕,好好学。晚上爹给你做你爱吃的酥酪。”

  看着两个孩子小小的身影走进学堂,混入其他北境孩童之中,季如歌和凤司瑾并肩站了一会儿。

  “时间过得真快。”季如歌轻声道。

  “嗯。”凤司瑾握住她的手,“他们会比我们更好。”

  阳光洒在学堂的屋檐上,洒在远处日益繁华的新城上,也洒在这对并肩而立的夫妻身上。

  北境的故事,在一代人的奋斗与守护中,正悄然书写着新的篇章。而未来,将由学堂里那些朗朗的读书声,去继续传承和开创。

  孩子们进入学堂启蒙,标志着季如歌和凤司瑾的生活进入了又一个新阶段。最初的几年,重心难免围绕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但随着两个孩子逐渐适应学堂生活,展现出不同的天赋和性格,季如歌和凤司瑾也得以将更多精力重新投注到北境的宏观发展上。

  凤昭沉静好学,对律法、算数和格物兴趣浓厚,常常捧着远超年龄的书籍看得入神,遇到不解之处,便会去请教父亲凤司瑾。凤司瑾对此极为欣喜,耐心引导,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父子二人时常对坐书房,一个认真讲解,一个专注聆听,画面宁静而温馨。

  季宁则截然不同。她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对学堂里的文史经典兴趣缺缺,却对母亲议事堂墙上那张巨大的北境及周边地图格外痴迷。她总是缠着季如歌问个不停:“娘,这条河为什么拐弯?”“这座山后面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哨卡?”

  季如歌并未因女儿是女孩而限制她的兴趣,反而时常抱着她,指着地图,用浅显的语言讲解山川地势、部落分布、边防要点,甚至是一些简单的战略布局思路。季宁听得似懂非懂,但那双酷似季如歌的眼睛里,却闪烁着明亮而好奇的光芒。

  这一日,季如歌正在议事堂与几位长老商讨与西域扩大贸易线路的细节,五岁的季宁又溜了进来,趴在地图前看得入神。

  一位长老见状,笑着打趣:“小宁儿看得这么认真,将来是不是也想当女村长,像你娘一样啊?”

  季宁抬起头,小脸一本正经,奶声奶气却口齿清晰:“我不要当村长。我要当大将军!帮娘亲打坏人,守护北境!”

  稚嫩的话语引得满堂大笑,长老们只当是孩童戏言。唯独季如歌没有笑,她看着女儿那认真的小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晚上,季如歌对凤司瑾提起此事。凤司瑾听后,沉默片刻,道:“宁儿性子像你,有主见,有魄力。若她真有此志,倒也不失为一条路。只是……这条路注定艰辛。”

  “北境的未来,不该被性别或旧俗束缚。”季如歌语气平静却坚定,“她若真有将才,我便会给她机会。明日开始,让她跟着星洲去校场看看。”

  凤司瑾点头:“好。昭儿那边,对律法和工造兴趣日浓,或许可以让他跟着工坊大匠和律法长老多听听多看。”

  夫妻二人就着儿女的教养问题,达成了共识:因材施教,尊重其志趣,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和选择。

  于是,从第二天起,季宁的生活里多了一项新内容:跟着小舅舅季星洲去军营校场。季星洲起初觉得带个奶娃娃去校场简直是胡闹,但季如歌发了话,他只得照办。没想到季宁一点也不怕那些操练的士兵和金属碰撞声,反而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模仿着士兵的动作比划,惹得将士们又是好笑又是喜爱。

  而凤昭则开始频繁出入工坊和律所,安静地观察、倾听,偶尔提出一些虽然稚嫩却角度刁钻的问题,让那些老师傅和长老们啧啧称奇。

  孩子们沿着各自感兴趣的道路探索成长,季如歌和凤司瑾则开始着手推动北境更深层次的改革。

  随着北境人口增加、城镇扩张、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原有的、相对简单的村规民约和季如歌的个人权威管理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局限性。凤司瑾花费数年心血编纂的北境律法草案,经过多次修订和试行,终于到了要全面推行的时候。

  这并非易事。律法的推行意味着权力需要被关进制度的笼子,意味着许多沿袭已久的习惯需要改变,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议事堂上,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不小。

  “祖宗传下的规矩挺好,何必搞这么复杂?”

  “律条这么多,束手束脚,以后办事还怎么灵活?”

  “村长您裁决便是,我们信服,何需这些条文?”
  http://www.yqzw5.cc/yq14742/1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