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章 出海准备货物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这次的出海,订单加了很多,季如歌开始督促大家抓紧上手,都不要耽误了。工钱也比以往涨了,大家知道订单多了起来之后,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之前季村长就说会有很多订单,但是他们一直都很焦虑。毕竟谁愿意要北境的东西呢,他们这里可是流放之地,是罪恶之城啊。

  谁想不开要罪犯做出来的东西。

  拿到手里不也担心晦气吗?

  他们担心就是这点,所以在季村长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而今,听说出海一趟,他们去年囤积下来的存货全都卖断了,一点存货都没有了,直接惊住了她们。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是真的?当真都被人买走了?

  不是吧?这些东西会那么受欢迎?难道东洋,西洋那边都没有这些货不成?

  他们并不知道海的另一边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生活着怎样的一群人。

  但却知道,这次,他们源源不断的收到了大订单。

  而且季村长给船队安排的船只,乘风破浪,别提多厉害了,特别快,而且坚实牢固的很。

  听说要比寻常的船只缩短三分之二的时辰,就可以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想到这里,众人又激动坏了。

  只觉得跟着季村长准没有错。

  “走走走,咱们抓紧去干活,可别耽误了时间。”众人齐齐朝着各自的工作岗位二去。

  陶窑的黑烟飘向天空。新烧出的油罐整齐码放,印着“万福油坊”的标记。季如歌检查了几个,厚薄均匀,结实。

  “这一窑,合格。”她点头。管事的松了口气。

  新船队准备妥当。五艘大船(两艘新造)停在码头。船舱更大,整体船只更牢固,甚至上面还有很多仪器。这些都是出海人员,尤其是正副船长都要学会的。

  这次出海,大家准备了更多的货物。

  棉布一万匹。

  北境药材(黄芪、甘草)各一千箱豆油、花生油各八万斤,全都是用食品级塑料桶装着。这东西透明,能够一眼看清楚里面的食用油,外面贴着北境城的商标。

  新烧的细瓷一千箱。

  腐乳、豆干,咸菜,一些小食装了整整半舱。

  还有铁锅、剪刀等铁器。

  韩头儿总管。季乐山、季星洲领队,然后就是季如歌收养的二十多个孩子,落户随季性,多数都是半大的少年,这次也跟着随行。

  王译官、李主簿随行。新招的熟手、懂番语的、记账的、郎中,一共五百人,登船。

  “记住香料岛位置。”季如歌对季如风说,“雇人,签契。学手艺。”

  “明白!”季如风眼神沉稳。

  “南洋诸国喜好,价格浮动,记清。”她对季星洲说。

  “是!”季星洲点头。

  “韩总管,人货平安。”季如歌看向韩头儿。

  “定不辱命!”韩头儿抱拳。

  船帆升起,吃满风。缆绳解开。船队再次驶离万福河,奔向大海。

  万福村继续运转。榨油坊轰鸣,油香弥漫。新收的棉花采摘下来,堆成小山。水力纺纱机日夜不停,棉麻纺成线,织成布。布匹一部分入库,一部分运往江南商队。

  田野丰收。花生大豆颗粒归仓。水稻金黄,沉甸甸。村民们忙着收割、脱粒、晾晒。仓库堆满粮食。

  刘老实家的新荒地打了粮食。他婆娘在豆腐坊当管事,工钱不少。两口子真把儿子送进了学堂。孩子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

  三个月后,船队未归,信鸽先至。

  第一封:“抵香料岛。野林广袤,香气浓烈。”

  第二封:“雇岛民五十,签五年长契。学采摘、曝晒、烘焙。建简易工棚。”

  第三封:“首批胡椒、丁香收成。品相上等。船队分两路:乐山留岛监工;星洲率三船载香料、硬木返航。韩总管、王译官随行。七日后抵。”

  七天后,三艘大船驶入河口。船吃水深,载满香料和南洋硬木。

  季星洲下船,皮肤更黑,神情干练。

  “村长!香料岛成了!雇的岛民老实,手艺学得快。如风哥留下管着,建了晒场、库房。这是岛上收的第一批香料,品相最好!”他指着搬下船的麻袋。浓烈的辛香瞬间弥漫河滩。

  “南洋硬木又运回一批,造船最好!”

  “这是与苏禄、渤泥新签的契书,香料专供我们,量大价优!”

  老童生带人清点入库。上等胡椒、丁香、豆蔻,数量惊人。价值远超上次的珊瑚玳瑁。

  季如歌翻看契书和季星洲带回的香料岛账目。岛上雇工开销、产出记录,清晰明白。季如风管理得不错。

  “岛上人手够?”她问。

  “暂时够。如风哥说,等下一季香料花开,需更多人采摘。”

  “好。”季如歌对老童生道,“传话:万福村再招人。愿去香料岛做工者,签五年契。工钱双倍,包吃住,期满分田。有家室者,可带妻儿。”

  告示贴出。重赏之下,报名踊跃。流民、本地村民,甚至附近州县闻风而来的穷苦人,都想去搏个前程。老童生严格筛选身体强健、老实肯干的。

  一个月后,两艘大船载着新招的二百名工匠、农夫、管事,以及大量粮食、工具、布匹、药品,驶向香料岛。季星洲领队,李主簿随行。

  万福村本土也没闲着。榨油坊旁,新建了“香料作坊”。水力驱动石碾,研磨烘干的胡椒、丁香成粉。再分装小罐,贴上“万福香料”标记。

  “香料粉,价更高,更好卖。”季如歌对管事的说,“配比按南洋方子。”

  研磨的辛香混合着油香,飘散在村子上空。小罐香料和油罐一起,装上江南商队的马车。万福村又多了一样招牌货。

  季如歌走在仓库区。一边是堆积如山的粮食、棉布、油罐;一边是成袋的香料、成捆的硬木、成箱的异域物产。学堂里,孩子们在学简单的番语单词和算术。船坞,第七艘、第八艘船的龙骨铺好,用的是南洋运回的硬木。
  http://www.yqzw5.cc/yq14742/16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