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姐妹异情,挺进八百里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惊世医妃
南宋特种兵
迷踪谍影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重生之大明国公
我家床底通大明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准!”赵安声如洪钟,亲自上前扶起一众国主。
要说不高兴,那是不可能的。
这些西域之国虽然都不大,但愿意主动归顺,省得他动刀兵了。
殊不知康居和大月氏曾经都是西域的一方霸主。
西戎崛起后,他们的生存空间遭到了大幅挤压。
吐蕃甚至还侵占了不少大月氏的疆土。
一旦他决定挥师吞并,他们是没有能力抵抗的。
此番是楼兰带着他们归顺,不用想也知道楼兰王和大祭司在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尤其是大祭司。
在献身于他后,并没有继续跟着他一起征伐,而是说要回楼兰,送给他一个惊喜。
那时候赵安还觉得,她应该是要劝楼兰王举国并入大赵。
直到最近她传来书信才得知,通过这一年多来的不懈游说,她们终于成功说动了其他九国。
这份惊喜很大,也很重要。
放在当前局势下,无疑更加凸显。
不管是大祭司,还是楼兰王,他都要重赏!
设宴款待了众国主,又带着他们检阅赵家军之后,赵安带着大祭司和楼兰王回到帅帐。
大祭司迫不及待地摘下青铜面具,秒变小竹,笑意盈盈道:“王爷,你还好吗?对于妾身的这份惊喜,还满意吗?”
赵安二话不说,上前两步,把她抱到了怀里。
“咳咳咳!”
景兰看得咳个不停,随后转身往外走道:“臣不宜在此逗留,这便告退。”
“且慢!”
赵安松开小竹道:“既然你公私分明,而‘公’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本王觉得这‘私’,咱们也要说清楚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
景兰哭笑不得道:“看到你和大祭司情投意合,臣很高兴,祝你们早生贵子!”
“妹妹……”
小竹知道她心里有怨气,赶紧道:“咱们都已说好从此以姐妹相待,我这个当姐姐的也没有瞒着妹妹什么。”
“以前姐姐和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我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浑然不觉间喜欢上他,这一点王爷是可以作证的。”
说这些没用。
赵安知道这个楼兰王的心结在哪里。
感情这种东西,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也不是那么好割舍的。
更何况她曾是一国之主。
占有欲远非常人可比。
赵安想了想道:“景兰,要不这样吧,你暂时就和小竹,还有玄仪一起待在本王身边,每到一处,玄仪负责查看或编撰地方志,你们负责寻找矿产和适合建城之地。”
“半年之后,若你觉得乏味,不管是回楼兰,还是去大赵的其他地方都可以,而且还可以带着小竹同去!”
“当真?”
景兰猛地转过身道:“你可是一国之主,不能言而无信!只是王爷这有故意戏耍臣的嫌疑,臣即便愿意带她走,她也未必与臣同行啊!”
“王爷可能有所不知,这一年多来,她是朝思暮想,三句话不离王爷,而且为劝十国归顺于你,可谓夙兴夜寐,奔走劳累。臣只是顺水推舟,并没有出多少力。”
小竹俏脸一红道:“若不是妹妹鼎力相助,又怎会如此顺利?”
景兰摇头道:“即便你不愿邀功,也不宜彰显我的功劳!说到底,都是王爷神武!那么快便灭了强大的鞑靼,又要灭西戎,他们都怕。”
“在姐姐的劝说之下,他们也都意识到与其被马踏疆土,不如主动归顺,既能避免生灵涂炭,说不定也能让百姓们有个好去处。”
她说到现在,不是没有道理。
可听起来总给人感觉怪怪的。
心中有气的女人,总容易让人啼笑皆非。
哪怕她是楼王女王,也无法免俗。
赵安当即向小竹使了个脸色。
小竹莞尔一笑道:“半年之后,如若妹妹执意要走,姐姐必然同行。”
“我不信!”
景兰不断地打量着两人,就像是在审视一对奸夫婬妇道:“王爷智计无双,谋略安天下,不会算计臣吧?妹妹既已找到如意郎君,也没必要欺负我这个孤家寡人吧?”
“……”
两人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那咱们便这么说定了。”
景兰勾了下嘴角,快步走出帅帐。
赵安再次把小竹给揽到怀里道:“本王没有做错吧?”
小竹小声道:“这天下间最知女人心的,莫过于王爷了。她说了那么多,都是想找一个留下来的理由。妾身也想让她留下来,怕她回去后会郁郁寡欢,那样的话,妾身会很内疚。”
说到这,她话锋一转道:“不过,妾身怎么感觉王爷这是阳谋呢?你这是想尽享齐人之福吧?”
“本王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赵安抱着她躺到榻上道:“你又立下如此大功,且让本王好好犒劳你。”
小竹也是食知其味,情难自已,伸手箍住他的脖子,恨不得将自己融进他的身体里,娇柔道:“只怕最终劳的是妾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国,十次!”
赵安笑了笑道:“本王这不算过分吧?”
“!!!”
堂堂大祭司,最善辨位。
但在领取了犒赏,走出帅帐后,发现自己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偏偏又被景兰给撞个正着。
望着对方那咋舌的表情,她又立马回到了帐中……
数日后。
赵安令钟玉率军前去接管十国,同时尽起大军,向西横推。
他已让人散布消息,念在老国主、圣姑和曾经随他夺取朔方的西戎英烈的份上,无论是西戎百姓,还是西戎将士,只要愿意投靠于他,他都必会予以厚待。
拓跋褚和钦察儿的兵马加起来估计有四五十万。
先前出现叛逃的兵马后,拓跋褚势必会加强对兵马的管控。
指望有大股兵马来投,眼下只怕不现实。
除非能够尽快打得他们肝胆俱裂,走投无路。
不过,西戎百姓肯定是可以争取的。
当初那些在他夺得伊犁河谷时,不畏艰险,毅然决然地投靠于他的西戎百姓,过得如何,想必他们都有所耳闻。
相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拓跋褚这两年一直在扩军备战,疏于对西戎的经略。
西戎百姓的向心力必然不强。
不出他所料,随着赵家军接连突破西戎兵马的防线,向西挺进八百里后,投靠的百姓挤满于道。
而在已经占据的地方,百姓们也都是极为配合,迫不及待地恢复正常生活了……
喜欢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http://www.yqzw5.cc/yq14730/3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