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大明辽国公 >第624章 补窟窿可不容易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24章 补窟窿可不容易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乡绅们开的粮铺陆续开门,糙米、杂粮摆上货架,价钱虽比平日略高,却也算公道。

  百姓们提着布袋排队买粮,队伍从铺门一直蜿蜒到街角,脸上的焦灼淡了些,总算不用再为下锅的米发愁。

  浙东的粮价渐渐稳了,市集上的叫卖声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连空气里都多了几分烟火气。

  方孝孺坐在府衙的偏厅里,面前堆着厚厚一叠卷宗,都是前任留下的旧案。

  他随手翻开一本,眉头便拧了起来——田亩账册上的数字与实际丈量结果对不上,差额竟有百亩之多;再翻一本,赈灾款的记录含糊不清,支出去的银钱去向不明,只潦草地写着“用于救济”。

  他越往后翻,脸色越沉。

  有些卷宗的纸页都发了黄,墨迹晕染得看不清,显然是被人故意损毁过;还有些关键处贴着“待查”的标签,一查就是半年,再无下文。

  最触目惊心的是一本赈灾名册,上面登记的户数,竟比实际受灾的村落总户数多出近三成,名字多是些陌生的姓氏,显然是凭空捏造的。

  “这些蛀虫。”方孝孺低声骂了一句,将卷宗重重合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原以为浙东的乱只是表面,没料到内里竟烂成这样,难怪百姓怨声载道。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积灰的卷宗上,连尘埃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翻开卷宗,拿起笔在空白处批注——这烂摊子,他必须一点点理清楚哪怕费再多功夫。

  知府府衙的议事厅里,气氛沉得像灌了铅。

  方孝孺将几本关键卷宗推到桌中央,纸页上的墨迹仿佛还带着霉味:“这些旧案,田亩虚报、赈灾款挪用,桩桩件件都关乎百姓生计。今日召集各位,就是想讨个章程,怎么把这些积弊清一清。”

  底下的属官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先开口。

  半晌,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吏叹了口气:“方大人,不是属下们推诿,这些事积了三五年,牵扯的人太多,有的连当初经手的小吏都换了三茬,查起来如同海底捞针啊。”

  “是啊大人,”旁边的户房主事跟着点头,“就说那本赈灾名册,多出来的户数,背后指不定连着哪个乡绅的关系,动一个就得牵出一串,咱们这小庙怕是容不下这风波。”

  更有人小声嘀咕:“短期内想理顺?难喽,怕是得耗个一年半载,还未必能有结果。”

  议事厅里的空气越发滞重,属官们的眉头拧成疙瘩,语气里满是难色。

  方孝孺手指在卷宗上敲了敲,目光扫过众人:“难,就不做了?百姓等着米下锅的时候,可没谁跟他们说‘难’。”

  他拿起那本赈灾名册,声音陡然提高几分,“难,才要做。从今日起,每个人认领一部分旧案,逐户核查,每一笔银钱、每一寸土地,都要对上号。遇着拦路的,报给我;查不动的,我去查。”

  他将名册重重拍在桌上:“别想着拖,拖到最后,苦的是百姓。”

  属官们被他这话震了震,面面相觑间,总算有人迟疑着点头:“……那属下就先认领田亩核查这部分。”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很快,积灰的卷宗被一一领走,议事厅里的沉闷,总算透出一丝松动的缝隙。

  浙江布政使坐在衙署的太师椅上,手里摩挲着方孝孺呈上来的查弊文书,指尖划过“逐户核田、追补赈款”八个字,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这方孝孺,倒是块硬骨头。”他对身旁的幕僚道,“可惜啊,太硬了容易硌着人。”

  幕僚叹了口气:“大人说得是。浙东的乡绅盘根错节,他动了那些虚报田亩的人家,就是断人财路。昨日已有三位乡绅托人来说情,都被他顶了回去,这几日怕是不好过。”

  布政使放下文书,望向窗外:“他想清淤,就得搅动浑水。可这浑水里,藏着多少鱼虾蟹蚌?光靠一股冲劲,走不远的。”

  正说着,衙役来报,说方孝孺在核查某乡绅的赈灾款时,被对方的家丁拦在了门外,双方差点起了冲突。

  布政使揉了揉眉心:“给他递个话,就说‘水至清则无鱼’,让他学着绕绕弯子。再让库房拨一批粮给他,说是‘助其安抚百姓’——算是我帮他搭个桥,能不能过去,还得看他自己。”

  幕僚应声退下,布政使重新拿起文书,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轻轻摇头,这股劲儿要是磨没了,可惜;要是磨不掉,怕是要头破血流。

  “且看着吧。”布政使将文书合上,外面的日头正好,却照不进那些盘根错节的阴影里。

  方孝孺捏着布政使的回信,指节捏得发白。

  信纸被攥出深深的褶皱,“水至清则无鱼”七个字像针一样扎在眼前,刺得他眼眶发烫。

  他猛地将信纸拍在案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光同尘?若是连贪墨的赈灾款都要‘绕弯子’,连百姓的救命钱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官做着还有什么意思!”

  旁边的书吏吓了一跳,连忙劝道:“大人,布政使也是好意,那些乡绅势力盘根错节,硬碰硬怕是要吃亏啊……”

  “吃亏?”方孝孺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百姓等着救命的时候,他们吃亏了吗?赈灾款被层层克扣,田亩被虚报冒领,这些亏,难道该让百姓咽下去?”

  他指着窗外,那里有百姓扛着锄头下地,裤脚还沾着泥,“我做这个官,不是为了和谁‘同尘’,是为了让他们能踏踏实实种好田,能凭着力气换口饱饭!”

  他拿起案上的账册,狠狠翻开:“你看,这页记着某乡绅冒领了三十亩赈灾田,那页写着某大户虚报灾情,领了双份救济粮。这些,难道也要‘绕弯子’?”

  他深吸一口气,将账册重重合上,“今日我若退了,明日就有更多人敢把手伸进百姓的口袋里。这官椅,坐得不安心,不如不坐!”

  说完,他抓起笔,在纸上写下“彻查到底”四个大字,笔锋凌厉,力透纸背。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在字迹上镀了一层金边,像在宣告一场不会退让的坚持。
  http://www.yqzw5.cc/yq14476/6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