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第606章 陈宇凡还是传奇啊,有点痛哭流涕了!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06章 陈宇凡还是传奇啊,有点痛哭流涕了!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吃完午饭,又在食堂里歇了片刻。

  一行人这才重新动身,继续下午的检查工作。

  他们的第二站,就是二号车间。

  走进二号车间的大门。

  工人们热情劳动的火热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更加有力、更加富有节奏。

  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动作行云流水,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整个车间,都洋溢着争分夺秒、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其实以前,二号车间的氛围也没这么好。

  在红星轧钢厂六个车间里,二号车间一直是处于中下游的,偶尔还排一下末尾。

  现在之所以变化这么大,主要还是陈宇凡的缘故。

  自从二号车间出了陈宇凡这么一个天才后,车间里的工人们都以此为荣,工作态度都端正了许多。

  陈宇凡当上车间副主任后,又改革了车间管理制度,技术、生产两把抓,让整个二号车间焕然一新,才有了现在的这幅景象。

  “好啊!”

  肖志行身旁的一位领导干部,忍不住出声赞叹道:“这个车间的氛围,很有活力,有朝气!”

  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是程国平了。

  四十岁出头、身材微胖,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笑容。

  听到领导的夸奖,程国平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立刻挺起胸膛,无比自豪地介绍道:“领导,您可真有眼光!”

  “我们二号车间,以前在厂里是出了名的生产老大难。设备不算最先进,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算高......”

  程国平说到这里,目光钦佩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宇凡。

  “但现在...我们可是厂里的优秀车间,工人技术最优,集体氛围最好,生产效率最高!”

  听了程国平的话,这位领导顿时有些奇怪。

  他问向程国平:“这是为何?你们车间...发生了什么?”

  程国平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他想到......自己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从车间里提拔了陈宇凡!

  程国平面对领导,大声说道:“还是多亏了陈宇凡同志啊!”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了陈宇凡身上。

  肖志行和其他几人,脑海中都蹦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又是陈宇凡?

  程国平继续说道:“各位领导可能不知道,陈宇凡同志除了是技术科副科长,还是我们二号车间的副主任。”

  “有陈科长作为榜样,工人干活的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有陈科长的亲自教导,我们车间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现在,我们二号车间......是我们红星轧钢厂里生产效率最高的车间!”

  “年初,还刚被厂里授予了【先进集体】的锦旗呢!”

  程国平指了指车间墙上的红色锦旗,脸上的骄傲完全不加以掩盖。

  肖志行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迈开步子,开始在车间里巡视起来。

  肖志行的眼眶有些深,所以凸显的他的目光更加的深邃、锐利,仿佛能够看破表面,直视事物的内在核心。

  尤其是他进入工作状态之后,目光更是如此。

  肖志行不疾不徐的,走在车间的过道上,在适当的时候驻足停下,观察一番工人们的劳动情况。

  路过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六角车床时,肖志行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操作车床的,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工人。

  见到肖志行这样的大工程师停在自己面前,小伙子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不过,他手上的动作也只是略微慌乱了一下,就赶紧稳定了下来,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手轮上。

  小伙子稳稳的操作着手轮,切削刀在工件上平稳地滑过,带出一串串卷曲的、湛蓝色的铁屑。

  整个过程,非常流程。

  肖志行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了足足一分钟。

  等那个零件加工完成,从车床上取下来之后。

  他才伸出手,淡淡的说道:“拿来我看看。”

  “哦!好!”

  年轻工人受宠若惊,赶紧将那个还带着滚烫温度的零件,用一块布包着,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

  肖志行没用卡尺,也没有借助任何工具。

  他就隔着布拿起零件,对着光线,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以他的经验丰富程度,虽然做不到陈宇凡那样,眼睛和精密仪器一样,但也相差不远了。

  零件拿在手上,观察一下,基本就能看出这零件加工的水平如何。

  片刻后,肖志行将零件还给了工人,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但他心里,却已经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无论是尺寸公差,还是表面光洁度,都达到了图纸的要求。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一般标准做的还要好些!

  “你是几级工?”肖志行问道。

  “我是三级工!”小伙子赶紧回答。

  肖志行点点头。

  一个年轻的三级工,能有这样的水平......不简单!

  肖志行继续往前走,路过成品堆放区,又抽查了几个刚刚下线的成品。

  无一例外,全都是良好和优质品!

  这里的工人们,完成得都太好了!

  甚至......超出了他想象的好!

  就在这时,一行人路过了一台空闲着的钳工台。

  这台钳工台,在一片繁忙火热的车间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它上面没有正在加工的零件,也没有操作的工人。

  但整个台面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锃光瓦亮!

  就连台钳,都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旁边工具架上的锉刀、手锯、卡尺等工具,更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有强迫症一样。

  “咦?”

  那个戴眼镜的年轻工程师王工,有些好奇地停下了脚步。

  “程主任,这台钳工台......怎么是空着的?”

  “还这么干净,是没人用吗?”

  程国平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聊到这张钳工台,这是他作为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职期间最骄傲、自豪的事情了。

  他走上前,用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台面,心中有些感慨万分起来。

  “王工,您有所不知。”

  “这个工位,是我们特意空出来的。”

  “这是我们陈科长......以前在二号车间当钳工的时候,用的工位。”

  “因为陈科长现在虽然高升了,但时不时的,还是会亲自下来加工一些高精度的零件。所以这台机器,我们就没再安排给别人用。每天都派人擦得干干净净的,专门给陈科长留着。”

  这话一出口,肖志行和几位随行的工程师,全都愣住了。

  他们......

  听到了什么?

  陈宇凡......以前是当钳工的?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

  他们下意识d ,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始终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在他们的想象里。

  陈宇凡这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惊世骇俗的成就,成为了六级工程师。

  那他必然是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说不定,还是从苏俄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那一身远超同龄人的、深厚的理论知识!

  可现在......

  程国平竟然说,他以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钳工?

  当然,他们不是瞧不起钳工。

  只是这件事情完全打破了他们的设想,太过于出乎意料了。

  “程主任......您没开玩笑吧?”

  王工有些不敢置信地推了推眼镜。

  “陈工......是钳工出身?”

  “那当然!”

  程国平的语气,斩钉截铁。

  “陈科长当初就是我亲自提拔起来的,他不仅是钳工,而且还是我们全厂......甚至是全四九城最厉害的钳工!”

  “虽然他的钳工等级,现在还是六级。”

  “但这是因为,陈宇凡同志的主要工作,转到了工程师和管理岗位上,就没再继续参加钳工的考级了。”

  “实际上,我们厂里那几位老八级钳工,都亲口承认在技术上......他们不如陈科长!”

  程国平似乎是怕他们不信,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而且,陈科长不光是钳工技术厉害!他的锻工、焊工......样样都精通!在我们厂里,那都是独一档的顶尖水平!”

  听完程国平这番话,肖志行等人更加震惊了。

  他们的脑子里,甚至都有些嗡嗡作响。

  钳工、锻工、焊工......

  这可都是最吃基本功、最吃经验的技术活啊!

  行内人都知道,这些工种就是靠时间和汗水一点点磨出来的。

  想要成为一名高级技工,没有长达十几年、二十年的经验积累,根本就是天方不谭!

  加工那些高精度的零件,可不是光靠脑子好用就行的。

  手上没那个功夫,没那个感觉,理论知识再好也是白搭!

  这没有千锤百炼,没有日复一日的钻研......

  根本练不出那份手艺!

  这些技术工种,讲究的就是一个“唯手熟尔”!

  所以,放眼全国来看。

  所有工厂里的高级技工,哪个不是四五十岁往上的老师傅?

  可陈宇凡呢?

  他才二十岁啊!

  这么年轻,他怎么可能拥有八级钳工的技术?

  这不科学啊!

  而且......

  一个更大的疑惑,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既然他是钳工出身,那他是怎么成为工程师的?

  难道他没有上过大学?

  没上过大学,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工程学理论,又是从哪学来的?

  肖志行等人的心里,充满了无数的疑惑。

  眼前的这个陈宇凡,就像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谜团。

  你越是想了解他,就越是发现......

  他身上的谜团,反而更多了!

  程国平看出了大家伙儿的困惑。

  他笑了笑,给这些来自工业部的大人物讲述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是不知道陈宇凡的故事。”

  “陈宇凡同志的经历,在我们厂里那可是个传奇!”

  “去年年初的时候,陈科长他还只是我们车间的......钳工学徒。”

  “然而,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一路过关斩将,从学徒工一直考到了六级钳工!”

  “后来有一次,工业部的黄老,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的那位......他老人家来我们厂里检查工作。”

  “黄老慧眼识珠,看中了陈科长的天赋,破格将陈科长收为了关门弟子。”

  “从那以后,陈科长才算是正式接触到了工程设计领域。”

  “再然后......”

  程国平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让所有人感到窒息的一段话。

  “他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对工程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一路成长到了现在的六级工程师水平。”

  “并且,还带领我们全厂完成了这次规模前所未有的维修改造项目......”

  陈宇凡的这些故事,在红星轧钢厂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些事迹,被工人们口耳相传,而且越来越浮夸,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因此,陈宇凡早就成了全厂所有工人心中的偶像!

  而且是唯一的偶像!

  而且,在整个四九城的工业圈子里,陈宇凡的这些传奇故事也早有流传。

  不过非常巧合的是......

  肖志行和随行的这几位工程师,他们在过去这一年里,在参与一个涉密的、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整整一年,他们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根本没怎么关注过外界的消息。

  他们也只是因为“红星-50复合脂”和部里的文件,知道了陈宇凡这个名字。

  但对于陈宇凡的具体事迹,却是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

  他们第一次完整的听完了程国平的讲述。

  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极点!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彻底宕机了!

  半年,从钳工学徒到六级钳工?

  又半年,从门外汉到六级工程师?

  这......

  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吗?!

  就算是天才如肖志行,此刻也彻底失态了。

  他的嘴巴微微张着,眼神里充满了不敢置信。

  肖志行穷尽自己所有的知识和阅历,也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在他的认知里。

  如果一个年轻人,天赋真的高到了一种极致。

  然后再给他十几年的时间,让他夜以继日地去学习、去钻研。

  那么,他同时掌握钳工、焊工、锻工、工程学等多项技艺,虽然困难,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可陈宇凡呢?

  他只有二十岁啊!

  刨去吃饭睡觉的时间,他满打满算能有多少时间去学习?

  “你......”

  肖志行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

  他看着陈宇凡,几乎是下意识的问出了一个离谱的问题。

  “你真的......只有二十岁?”

  陈宇凡看着肖志行有些恍惚的样子,微笑着说道:

  “不是二十岁了。”

  “去年年底,我过了生日,现在已经二十一岁了。”

  听到这个回答,肖志行等人眨了眨眼,但脸上的震惊,没有丝毫的减少。

  二十岁......

  二十一岁......

  这他妈的,有什么区别吗?!

  才这么年轻,就能掌握这么多复杂的技能?

  这合理吗?

  这科学吗?

  难道......

  一个荒诞到了极点的念头,同时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难道这家伙......

  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的吗?!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http://www.yqzw5.cc/yq14444/6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