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娜拉山谷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两分半空中加油时间非常顺利。李干脱离加油机后,一边收起受油管,一边压杆向左飞,下降高度的同时进行大角度左转弯。
运油-10完成任务,收回加油软管,掉头返回鼎新试验基地。他们是常驻该基地的,就是为了保障这里的空军新式战机的试飞。
同时,部署在鼎新试验基地的3架运油-10加油机,也是西北地区空军作战支援力量的其中之一。
李干一直把航高下降到3700米,是地高,而不是海高。
本地区海拔高度在三千米以上,地高3700米的情况下,海高实际上是接近7000米了。
空军之所以把新式战机的实战试飞放在鼎新试验基地,就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恶劣环境,是非常好的检验新式战机性能的场所。
接下来要进行的试飞项目是低空突防,这是最难的实战试飞科目之一,是对战机低空低速性能的全面检验。
歼-35诚然是空优战机,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考虑其对海对地突防攻击能力了。
诚然,歼-35是海军拨款研制的第四代舰载隐身战斗机,肯定优先考虑海军的需求。
但是别忘了,李干是空军的人。
他看到歼-35的那一刻,脑子里想到的不仅仅是海四代,还有替代歼-10系列的第四代中型隐身战斗机。
东大空军是大国空军,是要装备多种机型的。
单单是负责争夺制空权以及防空作战的战机,就明确要求按照高低搭配的方式来建设。
歼-20无疑是属于高档那一层,现在与其搭配的是歼-10、歼-11。
问题在于,歼-10、歼-11都是三代机,不具备隐身能力。
空军势必需要一种造价更低、便于大规模列装的中型四代机来和歼-20进行搭配。
李干还没有开始考虑这件事情,歼-35突然冒出来。
于是,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得到解决了。
空军的飞机改为海军舰载机很难,可是反过来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有歼-20在,中型四代机就不能是娇滴滴的小姐,得是能干粗活重活的大老爷们!
因此,歼-35的对地打击能力必须要满足空军的需求,或者说具备这样的基础。
空军是不会只是拿歼-35当空优战机的,该机必须要具备对空对地作战能力。
在歼-20制空能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新的中型四代隐身战斗机必须要是个多面手。
厂家是希望歼-35能够得到空军的认可的,和海军相比,空军是绝对的大客户。
按照海军建设规划,2000年前要装备10艘航母,舰载战斗机数量在600-700架之间。
按照与歼-15T一比一的比例算,海军购买歼-35撑死购买300-350架歼-35。
海军是不会把花重金采购的歼-35装备给岸基航空部部队的。
对已经生产超过1000架歼-10系列战机、并且出口了其中近500架的航空工业集团来说,区区几百架的订单,还真的不算多大的单子。
要知道,歼-10CE的外贸订单中,尚有600多架没有交付,足够航空工业集团开足马力生产到1990年。
空军则是完全不同了。
在空军的建设规划里,在本世纪结束之前,要全面完成建成强大人民空军的目标。
空军内部有个“60旅”的说法,说的不是第50航空旅,而是要建成60个航空旅。
即便按照每个旅50架的标准来配备,其中哪怕只有40架左右的战斗机,那可都是2400架战斗机的规模!
当前东大空军装备的三代机数量仅有700多架,缺额高达1400架!
歼-20作为高端制空战机,造价昂贵且生产周期长,装备数量不会很多,有个五六百架就是不错的。
换言之,第四代中型隐身战斗机要替代装备数量最多的歼-10系列,生产数量逼近了1000架。
这才是大市场!
因此,在出发前,杨伟私下里请求李干兼顾考虑空军的需求,最好是一次性拿下空军和海军的订单。
对此,李干是同意的。
出于节约经费这方面的考虑,也应该如此。
马上要进行的穿越山谷低空突防,就是侧重于空军需求,检验战机性能的进阶试飞科目。
李干调整好机头,从娜拉山谷东侧入口进入。
与人们想象中不同的是,西北的娜拉山谷两侧的山峰并非光秃秃一片,尽管植被比不上中部南部的山麓,但依然是能够看到一片薄薄的绿色的。
此时是上午,正好是背光,视野很好。
李干看了眼气象数据,所在区域的风速风向较为稳定,是比较理想的飞行条件。
但是他没有掉以轻心。
西北地区天气多变,有时候天气转变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此外,还有一个不稳定因素。
在此之前,没有人穿越过娜拉山谷,对山谷里的地形地貌、天气状况是了解甚少的。
若不是李干亲自提出来要在这里搞低空突防试飞,上级是绝不会批准这样的冒险行动的。
李干有这个能力,航空兵部队早晚要熟悉娜拉山谷,那么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最合适不过李干。
空军早就意识到娜拉山谷的重要战术意义。
战机部署在一千公里之外,在这个距离上,哪怕最先进的预警机和早期预警雷达也探测不到。
起飞后立即进入娜拉山谷,在山谷中低空穿越飞行,有山体作为掩护,从西侧山谷口出来后,只需要几分钟就能突入印三境内。
也就是说,通过娜拉山谷向印三境内发起空中突防,印三的防空系统只有几分钟的理论反应时间。
这个战术意义太重要了。
东大军队一个优良传统,用最小的代价办最大的事。
比如这一次李干搞歼-35的实战试飞,一出动完成三类任务,既检验了战机的性能,也为部队开辟了一条作战航线,同时还完成了特技动作的飞行。
全长800多公里的娜拉山谷是没有人烟的无人区,每年的4月份,积雪融化,植被初长,到了9月份,植被枯黄掉落,紧接着开始被雪花覆盖,一直到来年的4月份融化,如此反复。
也就是说,娜拉山谷只有4月下旬、5月、6月、7月、9月上旬,拢共4个月的时间是有绿色植被的。
此时呈现在李干面前的就是初生的植被,像极了两三岁小孩童的绒发,给人的感觉嫩呼呼的。
不过,越靠近山顶的地方,植被就越少,而山顶处仍然有未融化的积雪,而且,其中大部分是长久不化的积雪。
整座山峰看上去的话,则像是地中海发型的老年人了。
娜拉山谷非常曲折,越往里越曲折,李干不断地操杆蹬舵,就像是在跑卡丁车一样,感觉轻松写意,并无难度。
很快,娜拉山谷给他的下马威就来了。
喜欢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http://www.yqzw5.cc/yq14112/3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