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第204章 全歼美骑一师,龙国一战成名,惊呆麦克阿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4章 全歼美骑一师,龙国一战成名,惊呆麦克阿瑟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霍巴特看着榴弹炮轰炸山头。

  敌人的阵地一片火海!

  “哈哈,看到没有,这就是鹰酱的力量……”

  “受死吧!”

  下一秒。

  霍巴特引以为傲的榴弹炮团在顷刻之间全都摧毁了。

  “法克!”

  “这什么情况?”

  霍巴特目瞪口呆的看着107火箭炮拖着长长的尾烟,砸向炮兵阵地。

  轰隆隆……轰隆隆……

  随着一声声巨响,才从错愕中惊醒过来。

  “法克,北棒子的火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凶猛了?”

  此刻,霍巴特开始意识到不对劲。

  从会燃烧的手榴弹(白磷手榴弹)到燃烧的巴祖卡(云爆火箭筒),再到现在的107火箭炮?

  这还是我认识的北棒子吗?

  就在霍巴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志愿军战士吹起了冲锋号。

  冲锋号就好像勾人心魂的声音,志愿军战士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压了过来。

  “冲啊!”

  “杀啊!”

  强大的气势让美军瑟瑟发抖。

  “霍巴特少将,你看,那,那不是北棒子……”

  “什么?”

  霍巴特定眼一看,瞬间傻眼了:“法克,这,这是龙国的部队?”

  “什么?龙国出兵了?”

  “龙国?”

  周围所有的士兵听到敌人是龙国士兵的时候,满脸错愕和惊讶。

  龙国还真的出兵了?

  他……他怎么敢出兵?

  难道,他就真不怕我们鹰酱吗?

  他一个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国家,拿什么和我们斗?

  “法克……”

  霍巴特怒不可遏,打了半天,连敌人是谁都知道。

  这简直就是美骑一师的耻辱!

  “命令部队,给我撤……快,撤……”

  在强大的志愿军战士面前,美军并没有硬拼,而是选择避其锋芒。

  在他们的人生信条里:没有所谓的信仰和忠心。

  有的是“金钱”和“炮弹”。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会选择低头,并不会因此而感到羞辱。

  他们根本无法在“逆风局”翻身,只能在“顺风局”内虐菜。

  在他们的认知里:打仗,在全火力覆盖下,敌人必然奔溃。

  所以,不管是二战还是整个半岛战役,美军除了“堆炮弹”,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战术。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军高度依赖并大规模使用炮弹火力作为压制敌人、支援作战的核心手段之一。

  这种战术选择既源于美军的工业产能优势,也与其“火力优先”的作战理念深度绑定。

  在欧洲、太平洋等主要战场均形成了鲜明的战术特征。

  当然,它的本质是“工业能力支撑战术需求”的体现。

  毕竟,二战期间鹰酱本土未遭战火破坏,工业体系全力运转,弹药产量呈爆发式增长。

  以105榴弹炮炮弹(美军师级主力火炮弹药)为例,1941-1945年总产量超过8亿发。

  大口径炮弹(如155、203)产量也突破2亿发,完全能支撑“火力无上限”的战术消耗。

  美军从一战后便确立“以火力减少人员伤亡”的原则。

  通过密集炮弹摧毁敌方工事、压制火力点、瓦解防御意志,避免士兵陷入近距离拼杀。

  这种理念在二战中被进一步强化,甚至形成“火力覆盖先于地面冲锋”的固定流程。

  无论是欧洲战场对抗德军的坚固防线像诺曼底滩头、阿登森林等。

  还是太平洋战场攻克日军的“坑道堡垒”,如硫磺岛、冲绳岛。

  美军步兵都需要持续的炮弹支援来突破防线。

  装甲部队推进时,也依赖伴随自行榴弹炮的炮弹压制敌方反坦克火力。

  当然,美军的炮弹火力并非“盲目覆盖”,而是根据战场需求形成了多层次、针对性的使用模式。

  在地面部队发起冲锋前,用数十分钟到数小时的炮弹覆盖敌方阵地,摧毁工事、杀伤有生力量。

  在诺曼底登陆当天,美军仅在奥马哈滩头就投入了。

  7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83艘驱逐舰,发射127-406大口径炮弹超1万发。

  后续登陆的105榴弹炮连,在登陆后1小时内就向德军阵地发射了近2000发炮弹。

  尽管德军防御仍顽强。

  但密集炮弹已摧毁了约40%的机枪碉堡和反坦克炮,为步兵开辟了冲锋通道。

  甚至,在太平洋战场的美军步兵甚至总结出“3发迫击炮解决一个日军碉堡”的战术。

  日军在岛屿上构建“坑道 碉堡”防御体系,美军常规步兵武器难以奏效,只能依赖大口径炮弹“拆堡垒”。

  在硫磺岛战役,美军投入600余门155榴弹炮、203榴弹炮,对硫磺岛进行了72小时的预轰,发射炮弹超16万发。

  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1.2万发。

  进攻时,还调用战列舰的406巨炮,用穿甲炮弹直接击穿日军地下碉堡的混凝土顶盖,再用高爆炮弹摧毁内部工事。

  尽管炮弹火力是美军的“战术利器”,但也存在明显短板,就是后勤压力巨大。

  密集的炮弹消耗需要庞大的运输体系支撑:一辆105榴弹炮牵引车每天需运输200发炮弹(约1.5吨)。

  欧洲战场的美军后勤部队甚至要优先保障炮弹运输,一度导致步枪弹药出现短暂短缺。

  这种模式也深刻影响了战后美军的发展。

  就好像现在的半岛战争,甚至是后面的越南战争中。

  由此可见,美军的三把斧也就这样!

  但他们今天碰到了志愿军。

  这是一支凶猛而顽强的部队,瞬间,让美骑一师有些束手无策。

  看着“不怕死”的志愿军战士杀来,美军全都慌了。

  一个个吓得落荒而逃。

  霍巴特立即命令通讯兵:“快,给麦克阿瑟致电,就说,龙国士兵入朝了!”

  一旁的通讯兵立即拿出步话机打通了一个电话!

  ……

  喜欢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http://www.yqzw5.cc/yq14052/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