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第785章 苏拉之变,印度变天(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85章 苏拉之变,印度变天(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没成想这么一折腾,天然橡胶的用途倒被拓展了不少,除了防护套装,还顺带做出了日常穿的橡胶鞋、防水的橡胶手套,甚至给工坊的机器做了密封用的橡胶圈,不经意间就把橡胶的普适性提上了一个台阶。

  更让人省心的是,研究院早先种的橡胶树,如今已长成了小片树林,能开始定期割胶,再也不用全靠海盗从海外掠夺,省了不少麻烦。

  朱有建还不放心,专门把卢九德叫到跟前叮嘱:

  “永乐大陆那边气候适合种橡胶,你让人规划下,把橡胶园的计划提上日程,越多越好——

  以后不管是做实验防护,还是搞机器密封,都离不开这东西,早种早省心。”

  卢九德连忙应下,心里也暗叹:

  圣皇这脑子是真活络,连种树都能跟实验、工坊扯到一块儿,难怪能搞出这么多新鲜玩意儿。

  提到避孕套,朱有建的态度是斩钉截铁的——

  严格禁止,半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如今大明的国策是鼓励生育,巴不得老百姓生得越多越好,为此出台的补贴力度大到实在:

  佃户家添了孩子,能拿到免租的田地;

  新义镇那边更甚,除了免租,还有额外的粮食、布匹补贴。

  他逢人就说:

  “尽管放开了生,别担心孩子成活率低!”

  为了给新生儿兜底,他还下了死规定:

  医科的学员毕业后,必须先下乡待够五年,跟着老郎中跑遍村镇,处理接生、防疫的琐事,积累够实战经验,才能回来参评研究员资格。

  在他看来,所有避免生育的行为都是“反动”的——

  不管是避孕套,还是民间偷偷用的避子汤、落子汤,只要被抓到,一律严惩不贷。

  毕竟大明有无数矿山等着人手开发,凡是与政策唱反调的,都可以做矿奴。

  多一个孩子,将来就多一个能扛活的劳力,绝不能让这些“断人丁”的法子坏了大事。

  医科的人自然不敢触这个霉头,药理科更是把方剂管理得严丝合缝,直接推行“专人专药登记制度”——

  谁开的方子、用了什么药材、给哪个病人用的,全都一笔一笔记在册子上,连药材的进出库都有明细,一旦出了问题,顺着记录就能查到人,半点都掺不了假。

  这套国家层面的鼓励生育计划,实在是超越了历朝历代。

  补贴不是虚头巴脑的名头,全是老百姓能看见、能拿到手的实惠:

  该免的租子一分不少,该给的粮食、布匹按时送到家。

  更贴心的是,政策对女孩出生格外友好,补贴还会比男孩多上一成——

  朱有建就是怕民间还存着“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有人偷偷溺毙女婴,特意用政策倾斜堵上这个窟窿,只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大明初期缺人口,还能从平安道、倭岛引进些女子充实民间,可朱有建早有打算:

  第一代这么做还行,到了第二代绝不能再这么干——

  要是一直从外面抢人,迟早会打破其他地区的人口平衡,反而惹出乱子。

  好在眼下的情况还算可控:

  平安道的女子,多是当地适婚男人战死或被征调后剩下的;

  倭岛来的女子更不用说,家里的男人大多被送去矿山挖矿,留在原地也是难活,来大明反倒有了生路。

  刚来的时候,倭岛女子普遍个子矮小,看着弱不禁风。

  后来大家才发现,哪是天生矮,全是常年吃不饱、发育不良闹的。

  到了大明后,顿顿能吃上饱饭,有米有面还有肉,没过几年,许多倭岛女子的个子都明显长了一截,气色也红润了不少。

  连带着来的倭岛男子也是如此,以前在倭岛时瘦得像根麻杆,到大明矿山后管饱饭,不仅个子高了,体格也壮实了,一看就知道是以前在倭岛的生活水平太差。

  这事连爱新觉罗·阿山都看不下去。

  他奉命在倭岛盯着银矿开采,没少接触当地百姓,发现倭人居然一天只吃一顿饭,饭里还掺着草根和没多少肉的杂鱼,能活着都算万幸,更别提长身体了。

  他起初以为武士能吃得好点,结果一看也傻眼了——

  武士也就一天两顿,主食是掺了草种的粟米,菜是腌菜,连点油星都少见,气得他连话都懒得说。

  阿山算是看明白了:

  倭岛这破地方,是真种不出好粮食。

  粟米种下去,收上来的颗粒小得跟稗子似的;

  玉米长得跟高粱差不多矮,结的棒子也小;

  最离谱的是土豆,在大明长得跟拳头大,到了倭岛居然只长指甲盖那么点,还说是只有大名等少数贵族才能吃的“珍品”。

  要不是为了银矿能给大金换钱,阿山一天也不想在倭岛待下去——

  他实在怕吃当地的食物,哪天自己也越吃越瘦小,最后连马都爬不上去。

  赶紧写了封信传回盛京,把倭岛的情况一五一十汇报给多尔衮。

  多尔衮看完信,吓得差点把信掉在地上——

  这要是让大金的士兵在倭岛待久了,天天吃那破东西,岂不是要跟倭人一样变矮?

  赶紧下了令:

  以后大金军队在倭岛的餐食,全从朝鲜调运,哪怕多花点运费,也绝不能让士兵吃倭岛的东西。

  他是真怕,怕将来阿山带着大金勇士回来时,一个个都变成四尺高的小矮子,那大金的脸面和战力,可就全完了。

  多尔衮斜躺在摇椅上,晃悠着身子,嘴里还不住地念叨:

  “李佲这小子,是真会办事!”

  这话得从乾德元年九月说起。

  那会儿李佲代表大金去大明朝觐,见了乾德皇帝后,别的赏赐没多提,反倒直言想要一把摇椅——

  原来他先前在大明皇城见过这物件,觉得躺着舒坦,记在了心里。

  朱有建本就没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当即就应了下来。

  没过多久,十件皇家奢华版摇椅就送了过去。

  用料讲究得很:

  框架用的是结实的楠竹,还嵌了透亮的琉璃,边角处特意缠了细细的黄金丝,看着就贵气;

  椅垫更是贴心,一层软乎乎的玻璃纤维丝垫打底,上面再铺一层厚实的羊毛垫,坐上去暖和又舒服。

  除了摇椅,朱有建还额外赏了一百套羊毛衫,二十箱醇厚的白葡萄酒,连粉丝这类大明的特产,都一给就是几百斤。
  http://www.yqzw5.cc/yq14011/7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