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独镇一方的大将杨铁心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朔风卷过校场,吹起阵阵黄沙。济南城外的忠义军大营,此刻却热火朝天。数以万计的士卒列成整齐的方阵,手持长枪,随着军官的口令,不断重复着刺、挑、扫、拨的动作。每一个方阵的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呐喊声震天动地,一股肃杀之气直冲云霄。他们所演练的,正是军中广为流传、以刚猛凌厉着称的杨家枪法。
点将高台之上,忠义军都统制、节度使杨铁心按剑而立,身披精良的山文甲,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操练的儿郎,坚毅的面庞上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自豪。
曾几何时,他杨铁心还只是牛家村一个落魄的忠良之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空有一身武艺和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
而如今,眼前这数万虎贲之士,皆听他号令,操练着他杨家家传的枪法,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驱除胡虏,恢复中原。
“停!”随着督练官一声令下,校场上震天的呐喊声戛然而止,数万士兵收枪而立,动作干脆利落,只剩下风声呼啸。
杨铁心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豪情万丈。他仿佛看到了祖父杨再兴当年率领岳家军血战沙场的英姿,那份精忠报国的热血,如今在他身上重新沸腾。
他坚信,这支由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忠义军,必将在未来的北伐战场上,成为让金人闻风丧胆的劲旅!
这时,一名领队的统制官快步跑至高台下,抱拳洪声道:“启禀节帅!儿郎们今日操练刻苦,气势如虹!久闻节帅家传杨家枪法出神入化,弟兄们都想开开眼界,恳请节帅下场,为我等演练一番,以振军威!”
此言一出,台下数万将士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杨铁心身上,充满了期待与崇敬。
杨铁心闻言,胸中豪气顿生,朗声笑道:“好!既然弟兄们有如此兴致,杨某便献丑了!”说罢,他大步走下高台,早有亲兵将他那杆镔铁打造、沉重非凡的家传杨家枪抬了过来。
杨铁心伸手接过长枪,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传承与责任。他深吸一口气,步入校场中央的空地。
刹那间,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他的身影。
“哈!”杨铁心吐气开声,身形一动,七十二路杨家枪法瞬间施展开来!
只见他步踏连环,身随枪走,那杆镔铁长枪在他手中宛如活了过来。枪尖寒芒点点,如梨花纷飞;枪身横扫竖劈,似巨蟒翻腾。时而灵巧如毒蛇出洞,时而刚猛如泰山压顶。挑、刺、扎、拦、拿、扑、点、拨……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沙场搏杀的惨烈意境,进退之间章法严谨,攻防兼备,凌厉的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他身形矫健,枪法沉稳老辣,将杨家枪法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阳光下,枪芒闪烁,人与枪仿佛融为一体,一股惨烈的沙场气息弥漫开来,让观者无不心旌摇曳,热血澎湃。
一套枪法演练完毕,杨铁心收枪而立,面不红,气不喘,渊渟岳峙。
寂静仅仅持续了一瞬,随即,校场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数万将士被这精妙绝伦、威力无穷的枪法彻底折服,看向杨铁心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杨铁心举起长枪,声若洪钟:“弟兄们!看到了吗?这便是杀敌的武艺!只要尔等刻苦操练,将来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何愁金虏不灭?何愁故土不复?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就在今朝!”
“杀!杀!杀!”将士们的士气被点燃到了顶点,呐喊声震天动地。
就在这时,一名副将急匆匆跑上演武台,在杨铁心耳边低语了几句。杨铁心脸上的激昂神色瞬间被震惊取代,他急忙确认道:“此话当真?韩真人已到济南经略府?”
“千真万确!是辛经略亲自派人来传的话!”
杨铁心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韩牧!这位对他恩同再造的贵人,竟然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济南!他立刻对副将吩咐道:“速去备马!我即刻入城!”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终南山上,重阳宫前,正是韩牧施展神通,助他们一家团聚,后来又是韩牧力荐,让他这个原本无处容身的“叛逆”之后,得以执掌忠义军兵权,一展抱负……没有韩牧,就没有他杨铁心的今天,更没有他们一家的团圆!
这份恩情,重于泰山!
杨铁心再也顾不上其他,将校场事宜交给副手,翻身上马,一鞭抽在马臀上,骏马嘶鸣一声,朝着济南城方向疾驰而去。
---
与此同时,经略府大堂内,暖意融融。
韩牧简要叙述了这两年来游历西域、天山、西夏等地的见闻,诸如大漠孤烟、天山雪域、西夏风情,以及途中遇到的奇人异事,虽只是轻描淡写,却也让辛肃和李从礼听得心驰神往,惊叹不已。
他们难以想象,这位年轻的国师、全真教少年祖师,竟在修行和国事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经历。
辛肃和李从礼则更详细地向韩牧汇报了山东目前的局势:民生逐步恢复,屯田颇有成效,边境防线加固,以及与中原义士的秘密联络渠道。双方正深入交谈之际,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沉稳的脚步声。
只见一身戎装、风尘仆仆的杨铁心大步踏入堂内。他先是向辛肃和李从礼抱拳行礼:“末将杨铁心,参见辛经略、李经略!”
随即,他的目光立刻锁定在端坐主位的韩牧身上。没有任何犹豫,杨铁心快步上前,在韩牧面前推金山倒玉柱般,单膝跪地,抱拳过顶,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恩公!杨铁心拜见恩公!不知恩公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这一拜,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韩牧见状,连忙起身,伸手将他扶起:“杨节帅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他打量着杨铁心,只见对方甲胄鲜明,气度沉雄,早已非昔日那个郁郁不得志的汉子,欣慰笑道:“如今你已是一军统帅,官居节度,威震山东,不必如此客气。”
杨铁心顺势起身,但眼神中的感激丝毫未减:“恩公此言差矣!若非恩公当年相助,杨铁心早已家破人亡,焉有今日?”
“若非恩公举荐,朝廷又怎会授我兵权,让我得以统领忠义军,一偿报国之愿?恩公对我杨家之恩,如同再造,杨铁心没齿难忘!”
韩牧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笑道:“不必如此客气,当年之事,任谁遇上也会仗义相助的,况且,尊夫人包惜弱在重阳宫没少帮我的忙,你那儿子杨康,如今拜师马钰门下,按辈分也算是我徒孙一辈。”
“于公于私,相助都是应当。你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你自身忠勇、治军有方,我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看到你将忠义军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军容鼎盛,我心甚慰。”
李师婉也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幕,为父亲和韩牧能有如此得力的将领而感到高兴。
辛肃和李从礼也纷纷开口,称赞杨铁心治军严谨,忠义军战力提升迅速,乃是山东屏障的栋梁之才。
杨铁心连称不敢当,再次向韩牧表达了竭尽全力、练兵备战、以报国恩和韩牧知遇之恩的决心。
堂内的气氛愈发融洽,众人重新落座,就着当前的局势、北伐的筹备以及忠义军的未来发展,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韩牧的到来,仿佛给这军事重镇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信心与力量。
喜欢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http://www.yqzw5.cc/yq13880/7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