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第251章 古之亡国者,多因无道,从未听说因功臣过多而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1章 古之亡国者,多因无道,从未听说因功臣过多而亡!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贞观时期!

  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刘秀,心绪复杂。

  “朕远不及光武帝啊。”

  良久,他才叹出这句话。

  论开国太子,李二其实也算。

  只是他的太子之位,是在兄长尸骨之上抢来的。

  而刘秀这一家,却弥漫着罕见的温情。

  郭圣通母子识趣退让,成全阴丽华母子。

  阴丽华与刘庄也以善意回报,彼此宽厚。

  一家子和和美美。

  李二在心底叹息:

  要是当年大哥能主动让位,他就不必发动玄武门之变了。

  自己也会宽待兄长,让他安享晚年。

  至于四弟……

  朕没四弟,不熟。

  “古来能中兴之主,多在四十之后,唯光武帝三十三岁便成大业。”

  李二喃喃道。

  这是他对刘秀的评价。

  嘴上是赞叹,心里却夹带着对自己的自豪。

  刘秀三十三岁立国,固然年轻有为。

  可他李世民呢?

  十七岁起兵,二十二岁平王世充、窦建德,二十八岁玄武门称帝!

  他仍觉自己更胜一筹。

  事实上,李二从不吝于评价前人。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虽说得客气,可心底里就是一句:你秦皇汉武,也不过尔尔!

  却没想到,千年后,他自己也被点名: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出来装,总会被人点名。

  ……

  大宋!

  “光武曾言:古之亡国者,多因无道,从未听说因功臣过多而亡的。”

  “推心置腹,以柔御刚,方能治天下。”

  赵大赞叹点头。

  能善始善终,已属不易。

  赵大即位后,也做了类似的举措。

  杯酒释兵权!

  “我大宋与汉朝颇为相似。北宋虽亡,南宋犹存。”

  赵二在旁笑着附和。

  赵大却扭头冷眼看他。

  你好意思和人家比?

  南宋开国之主赵构,算个什么东西?

  也配和光武帝并肩?

  说这话,纯属恶心人!

  赵二自觉失言,立刻闭嘴。

  ……

  洪武时期!

  “光武帝真英雄也。”

  “允冠百王,有安万世之功!”

  老朱由衷感叹。

  能打仗,会治国,不滥杀,家中和睦。

  这种帝王,太罕见了!

  在尔虞我诈的斗争中,透出一抹真情,令他深有共鸣。

  毕竟他也在意家人。

  当然,他真正在意的,主要是马皇后和朱标。

  其他人得靠边站。

  “光武帝能取天下,不只是运气,以少胜多,柔中带刚才是关键。”

  朱标也颔首称是。

  刘秀位列第七,朱家父子都认可,甚至觉得还能更高。

  “连光武都排第七,咱可更好奇前面还有谁了。”

  老朱眯眼,心头满是期待。

  前十,没有他朱元璋,可说不过去!!

  ………

  乾隆时期!

  乾隆依旧不改老毛病,摇头点评:

  “光武帝,比起明成祖这等篡位之徒,可完美得多!”

  “朕看,他的排名还得往前挪,至少该在前五!”

  刘秀的优秀毫无争议。

  但在乾隆心中,自己这个“十全老人”当然更高。

  随着天幕继续显现文字——

  【历史十大帝王:第六位!】

  【隋文帝,杨坚!】

  第六位登上榜单的皇帝,是隋朝的开国之主——杨坚。

  对于隋朝,其实诸多皇帝们了解得并不算多。

  一方面,隋朝的国祚本就短暂;

  另一方面,它之后紧跟着盛唐的辉煌,自然显得黯然失色。

  不过,由于先前天幕已经播放过隋朝亡国之君的视频,大家对这个朝代多少还是有些印象的。

  如今见隋文帝杨坚赫然在列,诸帝的反应都不尽相同。

  ……

  大秦!

  “按之前天幕所言,隋朝好像只有两位皇帝吧?”

  “隋文帝杨坚开创王朝,而其子杨广却成了亡国之君。”

  “没想到区区两代的隋朝,也能有人入选十大帝王。”

  始皇微微动容。

  隋朝才两个皇帝,其中一位就能上榜!

  这让他心中不由生出无限遐想:

  既然如此,那大秦虽是二世而亡,自己岂不是同样有资格入榜?

  “隋炀帝杨广荒淫无度,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才令隋室迅速覆灭。”

  “既然其父能开国立业,必然非同凡响。”

  “更何况能力压光武帝、明成祖与宋太祖,这功绩只怕相当惊人。”

  扶苏沉声说道。

  天幕让他们这群秦人得知了许多未来的历史,也让他们对后世帝王充满好奇。

  有的雄才大略,一世英主;

  有的荒淫昏庸,与胡亥无异。

  而能名列“历史十大帝王”榜单者,必定都有与之相符的赫赫功业。

  “好!那便让朕看看,这位隋文帝究竟有何能耐,能居第六之位!”

  ……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对隋文帝同样知之不详。

  所以并未多言,只是静静凝视天幕,心中颇为期待。

  ……

  大隋!

  行宫深处,杨广一直沉默旁观,从未与诸帝互动。

  直到此刻看到父皇杨坚登榜,他的神色才终于起了波澜。

  “父皇竟能入列十大帝王,还排在第六位。”

  虽然当年在父亲病重时,他动过杀心。

  但杨广对父皇的手段和魄力,始终心怀敬佩。

  即位之后,他也延续了不少父亲的施政方略。

  若不是那些世家豪族掣肘,再加上百姓不解,他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既然父皇能名列此榜,朕又有何不可?!”

  ……

  贞观时期!

  对隋文帝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李世民。

  毕竟大唐就是在隋朝的根基上建立起来的。

  更何况,他的父亲李渊,曾经还是隋文帝的臣子。

  隋文帝荣登第六,让李世民颇为意外。

  他曾与群臣讨论过此人。

  群臣一致认为,杨坚勤勉异常,几乎日夜不休,甚至于连身边卫士与属官都难以喘息。

  这的确可称“励精图治”。

  不过李二却觉得,勤奋归勤奋,但有时也过犹不及。

  杨坚事事亲力亲为,臣子们不敢直言规劝,只能盲目附和,久而久之,反倒成了一种隐忧。

  因此李二登基后,格外注重采纳群臣的进谏。

  “隋文帝,说到底也算是一代贤君。”

  “只是最后的结局,未免太过可惜。”

  李世民闻言,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

  洪武时期!

  “隋文帝治国勤勉不倦,公正而且节俭。”

  “这第六之位,确实名副其实。”

  朱元璋对隋文帝的政绩极为认同。
  http://www.yqzw5.cc/yq13802/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