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聪明的郑家,遇阻!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和平常一样,踩着点踏进家门,就看见两个穿开裆裤的小家伙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张元初刚下车走进去,两个娃就叉叉的跑上来叫爹。
一手抱起一个走进屋内,钱诗瑶正穿着一身粉白色的居家服坐在沙发上看着书,旁边有女佣在清扫地面。
听见动静,她抬起头浅浅一笑:“回来啦?”
“嗯!”张元初应着,朝四周望了望,“爹呢?平时这个点儿不是在院子里喝茶吗?”
“下午郑士良来过,说是找爹喝酒,俩人一道出去了。”
钱诗瑶合上书说道:“看郑士良那样,像是有事商量,不过也没明说。”
“郑士良?他找爹能有什么事?老郑家现在不是在西南搞旅游搞得风生水起吗?最近生意不顺了?”
老郑家是当初支持张元初的家族之一,如今也算国内排得上号的家族了。
当初,在别的家族争着抢餐饮、服装、工业的蛋糕时候,老郑家却偏偏选了旅游业。
刚开始不少人笑话他们,说这洋玩意儿在国内哪搞得起来?
毕竟那会儿百姓日子都紧巴巴的,谁有闲钱旅游?
再说,景区门票收入都得归国库,私人根本沾不上边。都等着看郑家怎么收场。
可谁想后来经济越来越好,旅游还真成了风气。
谁知郑家脑筋活,他们不挣门票钱。
却在景区周边建宾馆、开饭店、设购物点,还培训当地老百姓当导游。
这一来二去,竟然真被他们摸出门道,赚得盆满钵满。
后来他们还搞起旅行团,在各大城市设点招揽客人,包吃包住包讲解。
新鲜又省心,一时间大受欢迎。
…………
一家人正吃着晚饭,张兴忠一步三晃地回来了,满脸通红,酒气熏天。
张元初摇了摇头,让佣人扶他到沙发上歇着,又吩咐厨房煮了碗醒酒汤。
等张元初吃完饭,老爷子汤也喝得差不多了。
“爹,老郑家找您到底什么事儿?他们好像有阵子没跟咱们走动了。”张元初点了根烟,舒坦地吸了一口。
“他们啊,是想托我问问你,能不能帮他们弄点入境证明,省点时间。”
“入境证明?那不是归办事处管吗?正常申请也就半个月,他们急什么?”张元初有点意外。
“办事处流程慢,一趟下来得十几天。老郑家想把旅游做到国外去,带国人出境,也引外国人进来。
要是成团出行,一批批的人,哪等得起那么久。”
那些看似随意简单的东西,背后往往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
入境证明,最初是张元初想出来的法子,为的是防止不法分子偷偷潜入天朝境内。
要是谁在天朝本土出现,却拿不出身份证明,那就一律算作非法潜入。
一旦被认定为非法潜入,处理方式也很直接,自己去修路吧。
别想着逃,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这一套,说到底也是为了维护国内的安定。
外教部那边也没闲着,在证明上设了不少条款和防伪手段,就怕有人造假。
可假货这东西,什么时候都断不了根。总有人办不下来,就动歪脑筋弄张假的。
所以每张证都是一次性的,还带着时间限制。
比如张某办了一张,上面会清楚写明办理时间、区域编号和到期时间。
持证进入本土之后,证明就会被海关收回,换成一本暂居证。
上面标注了你能待多久、住在哪儿。时间一到,必须离境。
在张元初看来,这办法虽然繁琐,但过去确实好用,没出过什么乱子。
可那是以前,如今老郑家的事让他意识到,如今贸易范围扩大到全球,人、货、资金流动频繁。
再靠证明那套,不仅拖时间,节奏也跟不上了。
……
“老郑家可以啊,生意都要做到国外去了?”张元初有点意外地对老爹说道。
“是啊,他们才是真精明。今晚我听说他们打算把旅游业务拓展到其他古国,正计划跟当地谈合作。
那些地方文明古老,估计不少国人会感兴趣。”
比起从前的老王家、老宋家,老郑家确实聪明。
战争年间他们没赚什么大钱,甚至有过一段挺难的日子。
可战争毕竟短,两次大战加起来也就几年,大部分时间还是太平年月。
而搞旅游业不招人眼红,也不犯忌讳。
你看老宋家他们,老想在敏感领域插一脚,结果一直被王文盯着。
可你做旅游,王文看一眼就懒得管了,毕竟碰不到金融部的底线。
“那倒是!”张元初应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老郑家当年跟我们关系不错,您可以转告他们。
入境证明这事,我没法给他们开快速通道。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这点没得商量!
不过您可以透露一下,我正准备出台新策,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张元初已经有推行护照的打算了,虽然目前还没几个国家用这东西,但他可以先在周边试行。
这样的好事,估计别国也乐意。等时机成熟,再慢慢把推广到全球。
“这样最好。”张兴忠点了点头,老郑家本来也知道直接找张元初办证难办,才托他传话的。
………
西南云山深处
“天马计划”和“云计划”从立项至今,已经推进了好几年。
进展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一方面,晶体管计算机经过不断改进,算是达到了它的巅峰。
说得好听是巅峰,说得直白点,就是已经没多少提升空间了。
好处是,计算速度比之前的电子管计算机快了一大截。
坏处是,这也意味着技术到头了。
另一方面,导弹的精度问题依旧棘手。
两年前,导弹在五百五十公里内命中率还不错。
可两年过去,最大精确射程只提到六百三十公里,再远就保证不了精度。
想尽办法也突破不了,让人头疼。
不过也有亮点,月兔计划研发的火箭发动机被移植到导弹上,阴差阳错搞出了射程四千多公里的型号。
放在这个时代,这数据已经相当惊人。
可惜,没有军事卫星引导,精度差得离谱。
今年初做过一次试射,从云山深处的发射井打向海上目标,结果落点偏离了一百多公里,简直没眼看。
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提升精度,可就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摸得到,却穿不过去。
到底是什么在限制,他们至今还没完全弄明白。
http://www.yqzw5.cc/yq11306/5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